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谋三国 > 第10章 一波三折:董卓也很命苦

第10章 一波三折:董卓也很命苦(2/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说中的主神空间 末世之沉沦 天启 三国高顺新传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古武少年 天罗帝国 斧破苍穹 仙途少年 亡语者

我们前面说过,黄巾起义没有真正改变曹操的命运,同样,也没能改变董卓的命运。

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前文提过,卢植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北中郎将)大战张角,取得辉煌胜利,但在这个当口,卢植得罪了宦官小黄门左丰,在军中就被收押回京,这个时候,接替卢植掌军的就是董卓。

我们从结果上看,镇压黄巾起义的几个将领:皇甫嵩、朱儁和卢植都军功卓著,获得了极大的名声,但是董卓这次临阵换将代替卢植掌军,却被黄巾军打得惨败,而且还被免了官,算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败回到解放前,成为他人生历史上的最大污点。

但是不久之后的另外一件大事,却真正改变了董卓的命运。

这件大事,不是何进之死,而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边章、韩遂叛乱。

边章一般人不太熟悉,但是韩遂很多人都知道,因为韩遂和另一位三国大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人是后来的蜀国名将马超,在投奔刘备后还官封左将军,仅次于关羽,而张飞当时也不过是右将军,因此也号称蜀国五虎将之一。

并且在后人的排行之中,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当然也有说“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还有“金吕银马”和“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说法。可见马超在三国中的地位。连带着韩遂也比较知名。

这个边章,本文也就不多说了,总之也是西凉有数的军事将领,他在史书上能排在韩遂之前,足以证明这个人的勇猛还在韩遂之上。

不过边章、韩遂二人和民国总统黎元洪有些相像,最开始不是他们叛乱的,而是在黄巾起义的同年十一月,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以北宫伯玉为将军。

虽然有数万人马,但是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北宫伯玉正在犯愁时,有人举荐说榆中人边章、韩遂“素有胆略,在西州一带闻名”,如能得到这两人,何愁军中无将!北宫伯玉求将心切,便“先兵后礼”,派人把边章、韩遂劫人军中。恰好,边、韩二人也有举事的心思,他们不谋而合,北宫伯玉当即委以边章、韩遂重任,让其主持羌胡联军的军事。

一句话,边章、韩遂也都是因为声望地位被逼成为叛军首领的,而他们加入叛军之后,毕竟军事素质过硬,闹得动静比较大,杀了金城太守陈懿,从此,韩遂也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割据西凉的生涯。

边章、韩遂叛乱,其实对朝廷的冲击比黄巾起义要更大,史载“众十余万,天下骚动。”这是因为边章、韩遂叛乱与羌、胡势力互为表里,涉及到民族矛盾了,而且边章、韩遂还是有些文化的,战斗力比农民军要高出许多档次。

这个时候朝廷派出了两员大将来对付边章、韩遂,这两个人都是我们的老熟人:镇压黄巾起义第一功臣皇甫嵩和董卓,这时候董卓已经被再次封为中郎将了,成为镇压边章、韩遂叛乱的第二把手。

事实证明,边章、韩遂的战斗力的确很惊人,大破黄巾军的第一名将皇甫嵩在边章、韩遂那里没有讨到什么偏宜,史载“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

军中主将被免官,但是作为副将的董卓并没有被升为主将,一个可能是他资历还不够,第二个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他上次代替卢植为主将镇压黄巾军吃了败仗。

军不可以一日无主将,于是朝廷派来了第二个重量级的人物:司空张温,现在被封为车骑将军作为主将,而且还派了另外一个人执金吾袁滂当副将;同时,也把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的董卓升了官,封他做了破虏将军,这个官位后来孙坚也得到过,因此被称为孙破虏。

不管如何,董卓现在终于爬到了真正的将军的地位,已经比什么袁绍、袁术什么的中郎将、曹操的典军校尉要高多了。

与董卓同为副将的还有另外一个人:荡寇将军周慎,他们都受张温节制。

也就是说,现在官兵之中已经有四员主将:张温、袁滂、董卓和周慎,阵容算是比较豪华了。

但是事实证明,那个司空张温,后来做到三公之一的太尉,而且开创了“三公在外”先例的大人物,打仗并不怎么行,带领十余万大军与边章、韩遂作战,还一直吃败仗。这大概与张温的官位是买来的有原因,这事要怪能一直怪到汉灵帝。

但是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天助董卓,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夜晚出现了流星群,仿佛十余丈的大火球照在边章、韩遂的军营中,闹得驴马长鸣。然后边章、韩遂还十分迷信,认为这是个不祥之兆,想逃回老家了。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当然很开心,于是和另一位将领右扶风鲍鸿率兵进攻,将边章、韩遂打得大败而逃,史称“斩首数千级。”这样边章、韩遂的势头就被打掉了,逃跑到榆中,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郊,然后张温命令部将周慎带领三万人追击。

朝廷这次派出的主将之前的官位是买来的,副将周慎本来只是朝中一个执金吾(间yù),是秦汉时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一般由达官贵人子弟担任,看来出身也不太正,军事水平很次。

但是周慎的运气还不错,他的手下还有一号猛人:当时的参军孙坚,也就是后来孙策、孙权的爸爸,孙坚此人以后再说,现在只知道他是超级猛人就行了,而在这个时候,他给周慎出了一个妙计: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孙坚建议)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这句话是说,孙坚看出叛贼城中无粮,要从外面往城里运粮食,于是想率兵万人去断边章、韩遂粮道,让周慎率大军从殿后,这样叛贼就会因为没有粮食而困乏,就不敢跟官后作战,如果叛贼逃回老家,我们一起追击,凉州就可以平定了。

看完这一段,不由让人感叹:水平就是水平啊,孙坚在当时不仅考虑到了攻打榆中县城,就连平定凉州都想到了,那真是瞄着全中国胸怀全世界,战略思想极为超前。

但是愚蠢的周慎没有听从孙猛人的计划,只是愚蠢的前去围城,反而被边章和韩遂分兵断了粮道,于是恐慌之下,连兵车粮草都不要了,率军败退。

这样官兵的第二次镇压就以失败而告终。

在周慎一路败退的时候,董卓在干什么呢?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