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谋三国 > 第19章 养虎遗患:十八诸候反董

第19章 养虎遗患:十八诸候反董(1/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说中的主神空间 末世之沉沦 天启 三国高顺新传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古武少年 天罗帝国 斧破苍穹 仙途少年 亡语者

袁绍、袁术和曹操逃跑了,董卓的反应却让人很难理解。

以袁绍之例来说,在袁绍跑路之后,董卓还和袁绍的叔父袁隗商量废帝大事,而在这同时,他也下令悬赏捉拿袁绍。

这个时候,他的两个亲信,尚书武威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伍琼,这里要再提一句,这两个虽然在三国历史上不大有名,在我看来,也是非常有水准的谋士了,前面讲的董卓干的一些名留青史的好事,比如任用名士,为陈蕃、窦武平.反等等,就是在这两个人的建议下完成的。

但是很可悲,成功地取得了董卓信任的这二位,却是袁绍的人,也就是俗话说的内.奸,上面所列的董卓封的五个封疆大吏的名单,也是出自这二人的建议。

一般人都说董卓是死在王允之手,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也是死于周毖和伍琼二人之手。

证据很好找:

1,《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初平元年,馥等到官,与袁绍之徒十余人,各兴义兵,同盟讨卓,而伍琼、周毖阴为内主。

2,《三国志·袁绍传》记载:绍既出,遂亡奔冀州。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阴为绍。

我这篇文章,虽然很多内容是推测,但是我自认为都是有迹可寻,比如上面我的推断,史书上就明明白白有记载。

闲话不提。

既然董卓身边被袁绍安插了两个内线,而且这两人还成了董卓的亲信,这就救了袁绍一命。

在董卓悬赏捉拿袁绍的时候,周毖和伍琼站出来说,“废立皇帝是国家大事,一般人都没资格讨论。袁绍不识时务,因为害怕才逃跑,肯定没有其他的想法。如果你现在急迫地悬赏捉拿,他肯定要造.反,袁家四世三公,满天下都是他们的门生故吏,如果他们号召豪杰起.义,那山东地区(和现在的山东不同义)就不是您的了,不如赦免他,再封他个地方官,袁绍因为免罪而欢喜,就不会作乱了。”

这一段话很扯,但董卓听从了,不但赦免了袁绍的罪,还封他做渤海太守,邟乡侯。

至此,一代枭雄袁绍,也有了自己名正言顺的官位和地盘,事实上关东诸候起兵反董时,袁绍的官位也就是渤海太守领司隶校尉,当然,他还自封了一个车骑将军。

周毖和伍琼的说词似是而非,但是董卓为什么就能被说服呢?!

我的观点还是上文提的那句:董卓不是不知道袁绍、袁术这帮豪杰恨他,但是他也不想和二袁大打出手,作为军阀,董卓只想着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地方就割给二袁和其他诸候,对董卓来说,无所谓。

而且他还寄希望于袁绍:我都封你为官了,你也就见好就收,咱们继续井水不犯河水罢。

从这个观点出发,董卓的种种矛盾行为就都可以解释清楚了。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他的成就,没办法,董卓从一个地方小军阀出身,他不可能有秦始皇那样一统天下的决心和意志,董卓在这一点上有点类似项羽,得到了天下还想与天下诸候共享富贵。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极其不靠谱而且危险的,在乱世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凡是持这种想法的,从项羽到董卓,从刘表再到张士诚,最后都被更有野心的人干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