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谋三国 > 第3章 曹操宿敌:风尘吸张数二袁

第3章 曹操宿敌:风尘吸张数二袁(1/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说中的主神空间 末世之沉沦 天启 三国高顺新传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古武少年 天罗帝国 斧破苍穹 仙途少年 亡语者

曹操的对头很猛,上面随便提到的三位都是江湖大哥,更别提三国第一勇将吕布了。

将是不用怕,我们的曹大哥也不是一般人,换句话说,那也是十步杀一人,过惯了刀头舔血的好汉啊!

《三国志》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任侠放荡,一句话,也是江湖中人,而且因为身份特殊,也是大哥级别的。

我说这句话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曹操起兵之后,不提他姓,就是夏候曹里也有四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来投靠: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这几位后来都做到方面军团司令了,能甘心认曹操作大哥,说明曹操的起点不比前面提到的三位低。

关于曹操的个人武艺,《世说新语》里有个记载:世语曰: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世说新语》不同于正史,真实性很难考证,但是这则故事既然被《三国志》引用,说明还是有一定的可靠性的,这则故事明确说“才武绝人,莫之能害”,而且到了大太监张让的房间里,能挥舞手戟越墙而出,张让的侍卫都干不倒他,说明曹操的个人武艺那是相当高明,飞檐走壁视为等闲,绝对的江湖高手。

对于我的观点,正史也颇有些证据,随便上两个吧。

第一则: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这是则著名的公案,到底是吕伯奢的儿子要抢劫曹操,还是什么吕伯奢之子是想杀猪,被曹操生疑先下手为强,我也懒得去评论了,因为从史料上看,这两点均有可能。

第一,曹操很有钱,他老爸在徐州就被传闻是谋财害命,到他身上也很正常,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老子曹嵩太能贪了;

第二,曹操这人的习惯就是先下手为强,说他杀人,那是满手鲜血,虱子多了不痒,算到他头上,只怪他名声太差。

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两则故事都明确指明,曹操没要别人帮忙,是亲手杀了吕伯奢一家,世说新语说的更具体,是八个人,大家可以想想,就是杀八头猪八头羊一般人也做不到啊,兔子临死还蹬蹬腿,吕伯奢一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曹操竟然随便就将他们干死了,这身手,不得不服啊!

第二则: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㈠至铚、建平,复收兵得千余人,进屯河内。

㈠魏书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

这个故事已经是三英战吕布,曹操追击吃了大亏以后发生的事情了。

在这个正史明确记载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夜黑风高,天上一轮残月,士卒突然叛变,深夜里放火烧曹操营帐,曹操性命危在旦夕,可是正当这些士卒要攻入营帐把曹操小命了结之时,曹操持剑飞身而出,剑光闪处,叛乱士卒的十几个领头的还没反应过来,都被曹操利剑穿喉,倒地身死。

之后反叛的士卒群龙无首,叛变迅速被扑灭,而曹操救兵到来时,发现曹操手上的剑还在一滴一滴往下滴沥着鲜血……

这段纯属个人想像,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杀吕伯奢一家,还杀的是平头老百姓,对方水平太低显不出水平,那这次杀的可是叛乱的逃兵,那是持械的专业战士,而且既然敢叛乱,那也是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可是这样高水平的死士,居然曹操亲手能杀掉数十人,哪怕就打个折扣,杀个三四人,给诸位把剑,看哪个敢去?!

而且曹操和吕布、马超都交过手,这两位一个是中原第一高手,一个是西凉第一壮士,虽然曹操被打得很惨,但好歹人家也逃出生天,换了一般人估计是跑不掉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比起那个云里雾里的李白,曹操才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的真正主角,虽然与吕布、马超这种绝世高手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当一个江湖大哥,足够了。

说完了曹操早年的基本状况,我想大家对于曹操的认识已经有一些改观了。

恃宠而骄、父亲是个政治老流.氓,曹操自己也是江湖大哥,但是江湖大哥不能当饭吃,而一些曹操的传记说曹操十八岁时入过太学,但是《三国志》里我没有看到明确的记载,我的个人见解是这事有可能是后世人附会杜撰的,当然,这仅是我个人推测,如果有人能拿出史料反驳,我也很欢迎。

关于曹操入太学,不知道后世的人是否是因为曹操二十岁时被举孝廉推测的,但是我只能说,被举孝廉,并不一定意味着曹操就入过太学,这两者似乎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这一点被明确记载,从这里可以明确地看出,二十岁左右的曹操就进入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在这里,他以“衙内”的身份结交了一批权贵,和袁绍、袁术等人一起,成为洛阳当时比较闻名的“未来政治之星”。

关于这一点,有两个著名的评语:1,太尉桥玄一见曹操就大为惊奇,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汉末主持“月旦评”的名士许邵,许邵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据说许邵的回答还是因为得罪不起曹操被逼出来的,但是不管管怎么说,曹操的大名在洛阳的官场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