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海军之议(上)(2/2)
接着是关于要制定新的人口政策的想法.赵信的意思,要尽可能的鼓励百姓们多生多育.对于孩子多的民户,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赏,这样一来,应该能很好的达到增长人口的目的.这时候,一户人家生四五个孩子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补贴和奖赏的标准当然的定的高一点.另外,对于无力扶养孩子的民户也要给予无偿的援助,就算他们只有一个孩子.赵信想的虽好,可他这么一提,却吓倒了荀彧、郭嘉、龙充三人.这时候的人都是讲究多子多福的,一般人家都是在无力承担之后才会停止生养孩子的,赵信的策略要是一实施,恐怕人人会争着生孩子,姑且不说财力物力能不能承受得起,到时只怕会人多为患.
对于这一点,赵信也未尝没有考虑到.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当然不容许人口无节制的增长下去,但以现有的人口看,当中还有很大的一块空间.只要将人口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应该可以承受.这事可以从两方面解决,一是尽量增加粮食的产量,增加粮食的产量也有两个办法:开荒拓土和增加粮食的品种,开荒需要人手,这跟增加人口是分不开的,增加粮食的品种,这对赵信来说是个显而易见的常识,在稻、麦的基础上增加其余的粮食的产量也是很有必要的;二是控制人口,在人口增长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去做这事当然不容易,但只要从现在开始就有条理的加以控制,等人口的基数增长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施行相应的政策对人口的增长加以控制,相信不会有大问题的.况且这个鼓励生育的政策赵信也不打算施行太长时间,只要达到赵信设定的范围,就会将之撤去.
而且,荀彧他们之所以为之惊倒,也是没有考虑到另一面.这时代的人本来就讲究多子多福,所以有可能的话,他们就会尽可能的生,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就算赵信提出的政策对百姓们极有鼓舞力,想要多生,也得他们能生得出才行.比如一户普通人家已经生了四五个孩子了,要多再生几个也不是他们能作主的.在这本来的人口基数上,就算赵信的政策极有鼓舞力,一开始的增长也会有一个限度.
不过,要做好对人口的控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在衡量什么时候该施行鼓励的政策,什么时候该施行遏制的政策就要对总的人口数量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这就要求对各地的人口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统计.但赵信相信在这时代做这事不会很难,而且他只需要一个比较准的大概的数字就行.
听赵信这么一分析,郭嘉三人也觉得此事还是可行的.起先的惊讶主要是源于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等事,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虽然人口多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但在这等战乱年代,哪一方的人口多,也就是哪一方的兵力多,在交锋中就能占有一定的优势.赵信如今也并不需要靠这点来制霸天下,而且等这个政策的成效出来,起码还需要个十几二十年时间,这批新生的孩子才能成*人.但不管怎么样,人口都是一个坚实的后盾.想起赵信在邺城所提过的平生的志向,郭嘉恍然大悟,赵信这显然是在为日后作准备.把这跟荀彧、龙充二人微一透露,二人也即明白了赵信的目的.
尤其是龙充,内心的震动实在是太大了.要是换成是其他人,你还可以说他狂妄自大,可龙充深知赵信绝对有一统天下的实力,现在就考虑到日后对付各方异族,只能说赵信太高瞻远瞩了.虽然赵信有这个实力,但天意谁属此时也难以下定论,至少龙充是这么想的,否则他还在赵信身边混个什么劲!
说到扩充水军,三人一致赞成.如今的摊子这么大了,水军却还只有三万之数,比起刘备尚且不如,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扩充水军是势在必行的,否则日后要是跟刘备对上的话,会在这上面吃亏的.四人一起参详了一下,最后决定扩充五万水军,使全军达八万之数.至于兵员,就在大江两岸各地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