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接触之战(1/2)
唐军行动速度之快远超想象,数十里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不少。而丰源城外的援军在一顿慌乱之后也开始有序的整列起来。
但三十几万兵马要向一下子都退入丰源城是不可能的,在此之前必须组织力量抵御唐军的冲击才行。
总兵司马志此时也已是调转马头回到了军中。他一看敌军的人马正气势如虹的杀来。脸色有些发白,不过还算镇定。他此刻正在考虑着既然已经到了丰源城下,城中的守军定然不会不管不顾的。自己这边作为援军可也算是装备精良了,只要处置得当,应该能够安然退入城中的。
司马志看了一眼整个军马队伍。此刻虽然还井然有序,但其中精锐的南镇一军、二军都在队伍前面,而其后的军马密密麻麻,想要将这二队兵马调出御敌,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而能够及时做出调转御敌的只有一直在行军队伍末尾的北镇和中镇四支人马了。中镇的人马还好,有薛姓参将等两个久经战阵之人统领,对抗唐军定然有所经验的。但北镇一军的两个参将却是京城世家子弟,虽然也是将门之后,但哪有什么行军打战的经验。此次之所以将他们任为参将,无非是京城中的几个政派不肯相让的结果。
司马志知道现在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于是他当机立断下令。让中镇的兵马立即排开阵势御敌。其他军马则迅速入城不得有误。
军令传来,李彻自然立即要依令行事了,说到底他也并不想如此仓促间就进入战斗,因此一点意见也没有。
贺义山接到总兵司马志的军令之后是大为光火。他此刻也早已看出作为精锐的南镇军马不能出兵作战,而只有自己的北镇和中镇有条件。而总兵司马志竟然直接只让中镇垫后御敌,真岂不是轻视他贺义山没有本事。
对此,贺义山大为不服,他命令属下军马按兵不动。自己则立即驱马去见司马志。
李彻命令乔姓副将等军官立即带领所属人马开始准备进城。自己则向陆姓老仆询问道:“陆伯,你看如今的局面该如何化解?”
一路下来,这个陆姓老仆传授了许多行军打战的经验给李彻,李彻对他也就敬重有加了,直接称呼其为“陆伯“了。
“依老仆多年的经验来看,如今之局面虽然有些危机,但还不算如何凶险。只要所有军马能够安然入城,自然是可以立即转危为安的。”
“但您老也看到了,如今我军有如此之多的人马,入城恐非一时半会儿能够好的。”
“那是自然的,这就要看总兵官和守城的赵将军准备作何决断了。”陆伯看着远方扬起滚滚黄沙的敌军,淡定的说道,“总兵大人已经下了军令,我就不多说了。至于赵大将军嘛,若我是赵大将军,一定会等待时机,在唐军与垫后护卫的援军交战的一刻,由东西两门分出两支人马从侧翼包抄唐军的,唐军也是长途行军,此刻正是兵疲马惫之时,肯定不会与我等立即陷入鏖战之中,必会在短暂接触之后迅速退去的。”
李彻听了陆伯的分析,皱眉略一沉思道:“陆伯所说不错。”
就在李彻与陆伯分析战场情况的时候,贺义山也从总兵司马志处回来了。从他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自然不难看出他定是在总兵处又碰了钉子了。
李彻暗自摇了摇头,此人不但喜欢高谈阔论,还年轻气盛的很。全然没把战争当成一回事,总想着要去杀敌,一点考虑的意思也没有。
唐军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周**队安然入城的,他们的统兵元帅乃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说起来此女还是唐国的郡主,是当今唐国皇帝的亲侄女。她自小便拜在名师之下习武,又学得一身不得了的兵法之道,深得唐皇信任。因此,此次远征就由其统兵前来了。
此女骑着一匹洁白的无半点杂色的高头骏马站在一座小山之上,远远望向远方的丰源城。她率领唐军一举拿下乌岩岭周国的关隘,便星夜兼程向丰源城进发。原本料想是在周国援军到达之前将此城围住,然后再寻机消灭所来援军的。
可惜现在还是来晚了一步,周国的援军竟然比她先一步抵达了此地。不过,此刻来的也不算太晚,正好赶上周国援军准备入城关键时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