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天渊崖(二)(1/2)
天渊崖上尽是长满了各种形状的奇树怪柏,树的枝桠旁逸斜出,交错纠缠,在天渊崖上形成了一个天然林荫道。沿着林荫道冷星一直朝天渊崖的东部走去。他记得在崖之东部有一块阔大的空地,是血月刀经常修炼功法的地方。
几分钟后,冷星的身影便出现了在这儿。这是一块宽约两丈,长约五丈许的巨大空地,整块空地就是由一块巨型石头构成,显得极为平整。空地的最东端是万丈悬崖,若站在下面往上看,就像一截巨石横生云端,突兀而立。空地两面都是光秃秃的,除了岩缝间偶尔崭露几点绿意外,看不见一颗树木。
这是一道很奇异的景致,天渊崖整个峰上都是树木参天,绿浪滚滚,可是到了这块空地处,就像是谁用了一把无形的刀硬生生的从这里切开,绿色全被挡在空地之外。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种充满古意的褐白色。
冷星对眼前景致却是视而不见,在空地的中间寻找一处席地而坐,开始修炼起来。
抛却杂念,眼鼻观心,冷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心神渐渐沉浸至丹田,冷星现自己的丹田之内一个巨大“云球”气旋在自缓缓转动。“云球”极大,仅仅略比丹田小上一分,它旋转的度极为缓慢,几乎十几分钟才会旋转一周。冷星知道,自己的丹田之气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程度了,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凝气化液,当自己的丹田之内这个云球化为一滴金色液体的时候,他便也就跨入了先天之境。
凝气化液这个念头几乎是自然而然的浮现在他的心头,在他的心神触及自己的丹田时候,他就醍醐灌顶般的知道自己的下一步修炼方法是什么,仿佛自己本来就知道似的。这些在他先祖留下的功法中绝对是没有任何提及。
他不知道,这是因为他的心境修为早已达到了先天境界的缘故。
所谓巅峰高手“百年苦修,一朝悟道。”指的就是这个,心境修为突破巅峰境界,达到先天,心生明悟,修炼方法自心而生。
那为什么先天高手不将修炼方法笔墨记之,口耳相传,福泽后人呢?其中是大有原因的。
一是不能传之。先天与巅峰是真凡之别,其中似乎有一种冥冥之意百般阻隔,只有自己领悟才能修炼之。若是事先得知其法,则心境修为会终身停滞巅峰,不可再进一步,永驻大道之外。
其次,即便知道修炼之法也是无用,因为凝气化液是需要运用心神去驱动的,心神未突破先天之境根本无力将之修炼。
冷星心念一动,丹田中的“云球”渐渐地加快了旋转的度,天地间的物之灵气缓缓向冷星的身躯聚来,丝丝缕缕,可感可触。随着丹田中的“云球”运转度越来越快,物之灵气的聚集度越来越快,范围也越来越大。
很快冷星就将丹田内的真气旋转度控制恒定,不再增加,有了上一次灵力风暴的前车之鉴,冷星是再也不会莽撞了,这样进入体内的灵气之量也基本均衡。
此时若仔细观看冷星体内情况就会现,冷星丹田内的“云球”就像一个转动的漩涡,在不断地旋转,随之而出现的是体外的物之灵气蜂拥而入。“云球”旋转度越快,进入体内的灵气之量越大,灵气的度也越快。
不一会儿,冷星就现他体内的丹田已经爆满,任凭他怎样运转体内“云球”,身外的物之灵气不再进入他的身体。冷星却是不慌不忙,用心神控制着体内的“云球”继续旋转,度越来越快,一直达到丹田能够承受的极限,冷星才停止用心神控制它加。
要想凝气化液,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外力不断地压缩丹田之内“云球”,最终压至极限,这个“云球”就会化着一滴金色的液体浮在丹田之中。冷心用心神控制丹田内的“云球”不断地旋转,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借助旋转之力压缩凝炼“云球”。
在压缩凝炼“云球”的过程中,体外的物之灵气会受其牵引进入体内,在经脉内循环流转不息,注入丹田。如果经脉丹田皆满,体外物之灵气就会停止进入身体。
但是当体内云球每被压缩一分,丹田空出一分,就会有灵气进入一分填补那一份空白。这新增加的灵气并不会进入“云球”,而是二者界限分明。当最终那个“云球”被压缩到极致,化为一滴金色的液体时,整个丹田又会被真气填满,此时便是真正的进入了先天之境。
冷星全力施展心神旋转着丹田之内的云球,此时若望去,冷星的丹田是灰茫茫的一片,隐约可见一个拳头大灰色云球在飞快的旋转着。灰色云球旋转之际带起一阵阵猛烈地激荡,刮在冷星的丹田之壁上,可是冷星除了略感有点挤胀之外,并没有任何不适。显然这是冷星控制的丹田能够承受的挤压极限度,已不能再加。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知不觉间天已大黑。
“呼!”冷星轻轻地吐了一口气,从修炼中醒了过来。
冷星运用心神仔细察看了一下体内云团的状况,良久之后,心中不由苦笑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