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镜缘城(1/2)
天元大陆,衍于万物之前,大不知几许。
除却整个天元中部十万里之外,还可分北冰域,西沙域,东海域和南火域,皆是了无边际,不可度量,千倍万倍于中部地域。
而其中千奇百怪,光怪古离,更不乏能人异士,便是在四域靠近天元中部的门派也是数不胜数,实力强盛者,诸如小极宫,大极寺之流,只怕能与这中部正道七脉一较高下。
昔年,曾有大能欲探天元之广,历经数十年,终是无功而返,寻不到天涯海角。
不过,即便四域如何广大无边,终是没有天元中部十万里的繁华鼎盛,千姿百态。是以这天元中部十万里,却有‘小天元’的称号。
而镜缘城又在这小天元的最中心,更是道门牛耳未央仙宫的立派之地,堪称世界之心,盛中之盛,无可比拟。
这片天地日丽风清,祥和舒适,仿佛只有这一种天象,没有阴雨,没有雷霆,没有霜雪。大地一片广阔平坦,除了几处林海,奇树参差之外,其余地方百花盛开,百草滋生,季节不再是限制,各季芳草齐放,花姿灿烂,五颜六色,争相斗艳。
空中各色祥云随意飘荡,海市蜃楼、悬空仙岛、宫殿楼宇,虹桥仙鹤层出不穷。而未央仙宫便是处在这层层云雾之中,成片成片的仙殿玉桥仿佛虚幻、飘渺,不存于世间。
远处迷蒙云雾之下,一座巨大城池屹立,巍峨壮阔,庞大无比,笼罩百里之地。这座城池没有城墙,十七根高耸入云的擎天之柱,每一根都有约莫百人合围的粗细,围绕在镜缘城四周。
其上刻图或有龙腾凤舞,或有渔樵问答、耕田织布,或刻繁荣市井,又有仙山修道,各式各样,目不暇接。而远远看去,镜缘城正中心处显然还有一道黑影天柱,好似人形。
这些刻图流转在擎天之柱上,烟霞升腾,散发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撑起一片天幕,变幻无穷,仿似有生命一般,真实不虚。
无数道遁光色彩各异,此起彼伏,在城周围来来去去,好像永不停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任由城外遁光乱舞,镜缘城中却只有行人鱼贯出入。
这些遁光法器遥遥到了天幕边界,便像似虹雨滴落,纷纷降下。如此一来,城中人物形形色色,熙熙攘攘,修炼之士居然占了近六成有余,奇兽为驾,马车磷磷,仿佛没有一个人敢在这城中驾驭遁光。
却说两日前凌轩与冰瞳和大哥凌宇失散后,便在夺自秋月处的粉盒中寻了代步法宝,赶往镜缘城。这一路上倒是平平坦坦,无甚波折,那原本横在半路的双龙吸水、两仪磁光倒真像是被人收了去,只留下一片狼藉来证明曾经存在过。
此时,他化作了一道虹光,驾驭着一把霓彩梭子,遥望远处巨城,瞠目结舌,伫立良久,心中除了震憾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想法。比起镜缘城,自己曾经到过的天水城、虚谷城,简直就是茅厕一般的存在,根本没有可比性。
遁光挥洒,法器交错,惹得人眼花。凌轩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修士,个个脚踏法器,成群结队,许多都是讨论着将要上演的‘新秀大比’,各执措辞。
“又是一个百年,不知这次各门各派又出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再了不起那也是下九境的修士,真正的角逐还是要看谁能先进军至上九境,那才方为人杰。”
“你懂什么,像你这般人物,便是窥得上九境奥秘,也只能在通神境挣扎,终生不得进寸。哪能与这些天之骄子相比?”
“是极是极,这些人物中,许许多多已经积蓄圆满,只待在这交手相斗中寻求契机突破,身魂涅槃。”
“没错,这一来能在与同样杰出的各派弟子的交锋中有所领悟,也能乘机在这大比之中,占得先机,体悟道心。”
“道友这话倒是有理,百年前,上届比试中,那寻仙崖弟子柳千秋,大败各派弟子,便养成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凭这股气机,在对敌之中舍了胆怯,气势上就压住对方,也就占得先机。”
“这也得看个人领悟,你说的倒是轻巧。各位道友,镜天仙霞就在眼前,我等还是先降下遁光…………”
“是极是极,我等便先去城中雅阁,再畅谈一番,顺便也能探探消息。”
“既然这样,便由道友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