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陷入困境(1/2)
<fontcolor=red><b>
姚贵顿了顿,措了措辞,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可从昨日开始,这流向就有些不太对劲了。”
洛育堂闻言大惊,连忙翻了账本挨个的看。
“米粮铺子依旧没有现银入账。由于封了城,城中百姓多是来兑现的,数量不大,一日算下来约莫小几千两,无甚影响。
关键是几个经常往来的大户,竟然也开始大量的兑银。例如今日,光于家就兑了一万两,还不算上方家、程家大清早提的那些。如今盘点下来,库中可供兑的银子不足十万两,若是再照这两日的提法,怕是要撑不过五日了……”
钱庄生意赚的就是流水。
百姓存了银子,洛家拿这些银子做生意,生意赚了钱,再付利钱给百姓。不断的有人存,有人取,只要进出平衡,库中存个万把两银子完全足够周转。
而除了这两万两真金白银,确确实实锁在通宝钱庄地下的库房里,账面上其他的数十万两大头,自然被洛家用来投入到本家的生意中去了。
但他通宝钱庄开出的银票,背后代表着的可是洛家的信誉。有人拿着银票上门兑银,断然是没有道理不兑的。
一旦库银兑完,洛育堂作为通宝钱庄背后的东家,无论如何都必须从其他生意中抽出现银,来保证金主能够提到足够的银两。
因为他知道,不管数量是多是少、是大是小,一次的拒兑、迟兑,势必带来所有人的挤兑浪潮。
届时产生的后果,完全不是他能承受得了的。不仅是他,甚至是背后的魏家,都要受到牵扯。
洛育堂虽然靠着魏家,也算是在商界摸打滚爬的十多年,有些实在的本事,姚贵这么一说,便叫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张家,或者说张家背后的人,借着压低粮价,与这淮中粮商角力的同时,竟然早就算计上了洛家的通宝钱庄,在现银流通的问题上,将了洛育堂一军!
洛家、于家并着方家、程家,压着存粮不肯低售,又觉得张家势弱、存粮不多,在张家售粮的第一日开始,便大举斥资购入二十五钱一斗的张家粮。
一面没有售粮的收入,一面还在不断向外流出现银,三五日看不出多大压力,时间一长,对于几大家来说便有些捉襟见肘。
七日,本该早就弹尽粮绝的张家粮迟迟不见底,甚至中间还降了两次价,被洛育堂当作“耗子的垂死挣扎”嘲笑了一番。
可他未曾想到,这七日,张家借着低价售粮,又是席卷了淮中城内多少的真金白银?!
不仅是老百姓手中的,还有洛家、于家、方家,甚至更多的富商,迫不及待的,将自己手中的银子送到张家人的手中,换取了一斗又一斗、一担又一担只能放在仓库中的存粮。
没有现银,这些商户必然要拿着银票去通宝钱庄兑换。
一家、两家还能承受,可突然这些富商都赶到了一起,让粮食售不出去、没有收入、又花了巨款意图买空张家的洛育堂,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他脸色铁青的翻了翻兑银的金主名册。
于氏盐粮、万宝斋、聚仙楼,这些来兑银的竟然全是和自己沆瀣一气、达成同谋、铁了心要弄垮张家的淮中富商们!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说的大抵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吧!
洛育堂“啪”的一声砸了手中的账本,将桌上的茶盏、笔砚一具扫落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