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五柳陶公痴,世人谁知桃源妙。(2/2)
天色渐渐暗了,而这漂泊大雨似乎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反而越下越大了,少年站在学校门口,孤零零的四处张望想看到自己父母撑伞来接自己回家。可惜直到太阳落山,学校关门都没有等到自己的父母。
少年不哭也不闹平静的淋着漂泊大雨,形单影只的回了家。
原来自己的父母正忙着吵架,根本就没有看见外面下着漂泊大雨。而他们的儿子在学校门门整整等了两个小时,都没有等到来撑伞接自己回家的父母。
少年很平静的看着父母,他们很惭愧,看着被大雨淋成落汤鸡的少年,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心痛,当时都顾不上继续争吵,围着少年嘘寒问暖,忙着烧姜汤,准备衣服。
但是少年很清楚,这只不过暂时的表象,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自己这个家很快就会在自己父母的争吵中风雨飘摇,最后轰然倒塌。
他们合不来,少年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少年其实很同情他们,两个明明不相爱相亲的人儿勉强结合在一起,每天勾心斗角,同床异梦,这样对他们还有自己都是很残忍的。
人在最阴霾,最无助的时候往往希望自己得到一丝安慰。于是有人求道,有人学佛。有人读南华,有人敬基督。少年不然,他只向往在课本中读到先祖陶公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
时光匆匆,少年还有他的玩伴们渐渐长成,他们都知道少年心中的向往,向往那处不被红尘所误的世外桃源。他们都在笑话少年是在庸人自扰,同杞国人一样是在痴心妄想。
他们都觉得,这地球上哪里会有不被人寻到的避世桃源,不过是陶渊明自己聊以**的精神世界而已。
没有错,这世上也许真的没有世外桃源,但是它已然活在少年的心中,同先祖陶公一样,他也是个愤世嫉俗的痴人。少年知道,真正的世外桃源其实不难寻找,它就真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只要这世上人人如孔圣人所云:“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人之亲,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么这个世界处处皆桃源,桃花源也就真正建成了。
岁月是无情的,每个人都逃不过它的考验。当年那个自诩为闲云野鹤的少年已然长成,岁月改变了他身上太多的痕迹,但仍然改变不了少年心中的向往,那处不被世人所扰的避世桃源。
世上人人迷恋酒色财气而又羡慕世外桃源,少年皆称其妄。人们的心总是自私的,鱼和熊掌,安敢皆得。所以要是让少年在心中所爱和其他种种美好来选一样。少年同样只有七个字圆尾:“宁负苍天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