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0、河西(十三)(2/2)
“这第三个问题,公孙大人,你说,按律,我该如何处置你?”庄亲王取出随身携带的御赐令,这枚象征在河西一事中拥有绝对制裁权的令牌。
公孙大人一见此令,立刻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连忙起身,跪在庄亲王面前,颤抖着开口,“王爷……王爷大人有大量,请放过微臣。”
“放过?”庄亲王又是一声冷哼,一甩手,背对着他站立,只冷冷地逼问道,“将你所知道的,从实招来,或许,我能请求圣上饶你一命。”
“好……好,微臣,微臣这就说。”公孙大人擦着额头上沁出的冷汗,被小白盯得面红耳赤,捂着胸口,喘着粗气,“这……还得从微臣上任之初谈起。”
公孙弘在官场摸爬滚打十数年,从县令一步一步往上走着,好不容易,终于盼来当大官的机会:年近四十的他,终于得到河西刺史的位置。虽说这地方偏远,但好歹是刺史一职,只需要三年,便可以申请调任。
一想到终于可以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公孙弘别提有多高兴。他将妻儿安置在老家,孤身一人,带着满腔热血,远赴河西。
原本,他也有自己的抱负,也想在河西这块土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万万想不到,这里竟成了他堕落的开始。
前任刺史给他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尤其是这三座粮仓。按照河西当地的记录,三座粮仓理应各屯粮七八成,以备歉收之时的需要。然而,等他开仓验粮时,他才发现,三座粮仓的屯粮合在一块,也不过只有六成,记录是实际的三倍有余。
这,这是什么情况?他带着疑问,找到了师爷。
师爷这才告诉他,河西之地,有国舅爷一说。平日里,这些屯粮,便是国舅爷的私自使用。反正这些年风调雨顺,连连大丰收,自然也不会有人刻意查看屯粮。
“大人,且听小人一劝。”师爷露出狡猾的笑容,给公孙大人指出了一条明道,“不如,你且与国舅爷搞好关系。反正只在任三年,这能捞一把油水,何乐而不为呢?三年后拍拍屁股一走,这些事,谁又知道呢?”
起初,公孙大人是拒绝师爷的建议,并且下令,要求国舅爷归还屯粮。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他根本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竟无一人,愿意去执行这项工作。所有官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没有人愿意接令。
“荒唐!”公孙大人怒斥。“你们这……这是公然违背命令。”
“大人,这些人,是不会听你的。”师爷不带任何表情,使得这一句话顿时沾染上刺骨的寒意,“大人,再听小人一劝,你就安心在这里呆三年。只要你安心,一切皆安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公孙大人没有意识到,这三年,需得是风调雨顺的丰年,才能安全。不巧,他是遇到河西大旱这一桩天灾,一切的如意算盘便落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