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篇 律圣当歌(2/2)
万山老人看看墙上的挂钟,轻轻摇下头。他来到躺柜前,从一瓷罐里取了茶叶放入茶杯,然后从厨房提一壶开水淋杯泡茶。
很快,石屋里就飘起淡淡茶香。
万山老人笑道:“我不讲究,喝大碗茶就行。可是我二弟,就是刚才出去那老头,他原先在市里头当老师,现在退休了闲着没事在家瞎讲究。这就是他自己鼓捣的一种茶,你们尝尝,看看有啥说道没有。”说着他把杯茶摆在楚天女和波罗张旁的炕桌上。
楚天女起身道谢。
由于刚沏的茶太烫,波罗张只是移杯轻轻一闻,闭目享受一番才赞道:“好茶,上品雀舌,却似有区别。清闻一下,就有一种泛舟莲池,出现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景象。”
万山老人惊呆了,夸将道:“小伙子厉害,我二弟一喝这茶就爱叨咕你刚才说的那些话,你只是闻了一下就知道其中名堂,了不起。”
楚天女很认真的问:“老人家,这茶里还有故事吗?”
万山老人笑道:“故事到没有,只是我们这里荷塘很多,我二弟就在这上面做文章。他头天晚上亲自划小船到荷塘里,将雀舌茶一片片放入盛开的荷花花瓣里,等到第二天清晨连荷花一起采回,焙干后放上七七四十九天再把茶叶取出,放入瓷坛储存。我那罐茶就是他送我的。”
“天呐,这么奇妙?”楚天女说着,用赞许的目光看看波罗张。
波罗张不禁暗叫惭愧,他对茶一知半解,味蕾也没那么灵敏。刚才他敢大放厥词,是因为刚才万山老人取茶时,他瞄见了瓷罐上写着“荷衔雀舌”四个字,他琢磨着兴许和荷花有关,所以就顺杆爬,结果蒙对了。
这时院子了有汽车声,秦蕊回来了。
秦蕊和小姑娘下车后,那银面老者也从车里出来,秦蕊笑道:“我们从河边回来正好遇见老伯。”
“老伯,商量的怎么样?”进屋后楚天女急切的问。
“大家同意你们把鼓石拉走”
“太好了,谢谢老伯。”
“先别谢,大家说了,虽然是同宗同族,但凤奇族叔的后人想弄走鼓石,得答应一个条件。”银面老者说着不由往门外张望。
秦蕊见了忙叫道:“我跟你们可不是同宗同族,别打我那辆车的主意。”
银面老者一笑:“小姑娘别紧张,在山地里,你那汽车顶不上一辆驴车。”
楚天女急道“什么条件,大伯请讲。”
银面老者望着远方,抬手一指:“谁要拉走鼓石,必须在镜河上修一座不怕大水冲的水泥桥。”
“啊?”楚天女顿时语塞。
波罗张在一旁赶忙说:“可以考虑,但咱们总得先见见那鼓石吧?”
万山老人点头说:“对,咱们先带他们去看鼓石”
众人离开万山老人的石屋,绕过一方荷塘,见到在一纤细的碎石沟里,半掩着一个三尺宽亮黛色的石鼓。
万山老人说:“原先这里是小路,让洪水冲成小水沟了。不过要不是洪水冲,还真不知道这鼓石埋在这里。”
楚天女蹲在石鼓旁,拂去碎石泥土,细细观察,渐渐地她脸上漾起红晕。
波罗张也俯身端详,石鼓高约两尺,曲线很美,鼓身一周雕满古代琴弦乐器。石鼓下面掩于泥土中,上面图案很奇妙,竟然雕着一张圆型的算盘,而且算盘珠错落有致,似乎算盘正在拨打运行。
波罗张伸手在石鼓下端抹了几下,露出“九峰山人”四个字。
楚天女和波罗张对视一下,一起站起身。
波罗张悄声道:“朱载堉?”
楚天女轻声道:“十二平均律?”
两人有些激动的共同打了个ok的手势。
马上,波罗张有些担心的说:“避免夜长梦多,得马上给乾师父打电话,可是这里没信号啊。”
楚天女嫣然一笑,悄声道:“秦蕊的车里有卫星电话”
楚天女随即告诉万山老人,他们去车里打电话,马上就回来。
绕过荷塘,波罗张赞佩的说:“想不到你还知道十二平均律?涉猎很广啊。”
楚天女笑道:“我是考古系毕业的,讲古代乐器时专门有十二平均律的课程。”
秦蕊凑近前说:“看你俩即神秘又紧张,这石鼓是宝贝吗?老头们够狠,要用这东西换一座桥呢。”
楚天女笑道:“依我看,它能换十座桥。”
很快,电话接通,楚天女和张乾讲了宝物是记载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明代石鼓,纪年得清洗后辨认,但能看清九峰老人的落款。初步鉴定,属孤品国宝。对方开出的条件,是在五十左右米宽的河上建一座水泥桥。
电话里,张乾沉静好一会儿,告诉楚天女把电话交给波罗张。
波罗张接过电话,张乾开口道:“张老弟,拜托你两件事,第一件事我同意建桥,请你协助天女接收款项和荷园方签订合同。第二件事,我要把那篆刻着十二平均律的明代石鼓捐给国家博物馆,这事委托你操办,希望你协助玉成。”
波罗张闻言赞道:“乾师父有如此胸怀,令人敬佩。”他一笑,又说:“乾师父我一定照你的吩咐办,但你得给我一份正式的授权书。”
电话声音很大,一旁的秦蕊张着小嘴,愣愣地听完他们的对话,不禁拍拍楚天女的肩头说:“看不出,你老板还是个明辨大是大非的古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