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都市之天降仙缘 > 五行

五行(2/2)

目录
好书推荐: 变身凶猛女神 麒麟之岛 我的贴身女侍 魔帝驾到:娘子哪里跑 次元远征 豪门大系统 都市透视医圣 全球名作 炼金术在漫威 通天教主的万界收徒之旅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五行”意味着万事万物运动;意味着万物之宗。以上古人所云,实际在表达一种思想:不顺“五行”而行,则将如有扈氏与鲧般,为天命所弃绝!

德性论五行学说由道家与思孟学派共同发展的。道家《五行》曾伴随古本老子出土两次,其中有明显的道家成分与子思学派气息。马王堆帛书《五行》和郭店简《五行》的出土即是证明。

理论基础

阴阳本质

阴阳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传统观念认为: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对立关系,如天地、日月、男女、上下、正负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类比归纳出“阴阳”这概念,反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消长、互根。这其中只有少数合乎乾阳坤阴的引申意义,如日明月暗、男刚女柔等;由此推而广之归类阴阳却似是而非,如代表性的水火寒暑、动静清浊等阴阳归类实是人为的定义——有昼热夜冷、消长交替逻辑而非易理本意。

根据别世富先生的破译,阴阳关系的本质是自然哲学——平方反比守恒,有具体的物理意义——展与聚:从状态而言就是无与有,其二进制数理为0与1;从能态而言就是展与势,阳为1次方量势态,阴为2次方量展态,比如自旋为势态动能,物理量为角频率w;公转为展态动能,物理量示为v2。阴阳关系的数学最简表述只能是是xy2守恒;而五行就是赋予x\y2具体的物理意义——可名之名:“假《易》柄灯悟,几更新轮回”;可道之道:阴阳五行循环生克化合。

五行来源

阴阳本于易经,而五行出于八卦,都基于河图数理(右图):

四象分野图

先天八卦反映物理基本能量态势的分类(天干,如动能):比如乾为自旋(庚)、兑为向心(癸)运转(辛),坎为频率(壬)、离为波长(丁),震为电势(甲)电流(丙),巽为电场(乙)波幅,艮为磁球物质(戊),坤为驻波力场(己)。其中甲电与戊磁、辛运动(动能)与乙振动(势能)互为镜像。

而后。天八卦反映能态所对应的物质状态(地支,如动量),河图就是物质四象的分野工具: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为八卦构成之物质基础,与五行物质四象未辰丑戌一一对应。后世把四象附为金木水火,实非五行本义之所在。

故八卦是自然物理量的分类(经),而阴阳五行归纳各物理量间的数理关系(纬)。五行合化可直译为物理方程,概括宇宙的根本运行规则。一个自然平衡、自我修复的系统,必然八卦齐备、五行运化——如同人体(洛书全息)。

五行学说的形成

商代“五方”观念

据考证,五行在商代甲骨文里就有萌芽。在甲骨文中有“四方”之说,不难看出,商代崇尚的是中央,所以就有五方的观念,四方加一个中央,就是五方。张其成认为五方的观念就是中国人在空间问题的觉醒,这样五行就诞生了。

五行的“行”字,就是一个空间。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有一个叫“倒金字塔”的古代帝王陵墓。那个陵墓的形状是一层一层,上面大,下面小,到最下面、最底下的时候,就像亚洲的“亚”字,中间就是一个棺材,这个形状就像一个倒金字塔。据专家考证,这个“亚”就是四方,再加中间就是五方。

在《五行识人》[5]一书中提到:在殷墟甲骨文和金文里面大量“亚”字的出现,就是五行的开始。因此,商代就有了五方的观点,而且崇尚“中央”。

目录
新书推荐: 无限神职 穿越者不死于因果 洞玄灵境 凡人:垂钓天道成为五行道祖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九龙夺嫡,从稳健皇子开始吃瓜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洪荒:从一粒息壤到万道之祖 洪荒人祖:开局带领人族归隐 长生不死,从藏书楼开始横推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