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遗孤(2/2)
只听那状元郎朗声说道,“劳烦这位小姐,小生不胜感激。若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忙的,便差人到‘平安旅馆’找我即可!”
文竺只隔着车帘道了声,“状元郎客气!”便不再言语。谁知转身却对上文慧探究的目光。文竺想解释一下,却又放了这个心思,文慧本不是那聪明的人,只怕越解释,她越觉得自己做作吧。
状元郎上了马继续游街,人群中传出夸赞之声,只道这新科状元不止不畏权势,还下马问候受伤的老者,半点架子都没有,听说还未婚配,不知哪家的小姐有这样的福气,文慧听着更是恨恨的看了一眼文竺,马车里一时更加冷场。
自有下人将老者扶起送走了,青杏上了马车,只说崔管事拒绝了文竺的银两,说这事是庄家的事情,不能用小姐的银子,文竺也没再说什么,只是笑着看了一眼青杏,青杏脸色红了一红。
崔家的老爷子终于没有熬过这个寒冬,可惜这孝却要守上三年,虽说热孝里也能成婚,但崔家一贫如洗,青杏也不想在这个时候仓促的嫁过去,好在她也不算大,等上三年,也不过十九岁,还是等的起。
文竺并不怎么操心她,却是琉璃已经不小,此次老太太想着让她配了人,再跟着来京城,她却执意不肯,只说要找个合适的再嫁,文竺帮着将老太太的好意拦下,却不免忧心。
马车又再次启动,速度却快了许多,这会子耽搁了不少功夫,眼看着天色已经不早,恐怕庄府的中饭要赶不上了。
顷刻,状元郎和庄府的马车都消失在街角,这条街道又恢复了冷清,只是在一间宅院之中,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站在那里,冷冷的看着那街尾状元郎消失的地方。
过不多时,汤氏打发人过来问询,自有崔管事过去解释了一番,汤氏只惦记着去庄府之事,便没有多问。倒是文慧酸酸的说了一句,“妹妹好手段!”
文竺也不恼,有些人,你越是搭理她,她越是把自己当回事。若是不理,说不得她也就消停了。
庄府的宅院位于京城的外城。京城有内、外城之分,不过就是多了道城墙,但这价格却是差的太远。庄崇礼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这官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能在外城置产算是有些本事的。何况外城的宅子贱,地方却不小,庄家的宅院除了主院和梅、兰、竹、菊四个院子以外,还有一小片的池子,实比内城那拥挤之处好的多了。
想到波澜不惊的静湖,文竺心中泛起涟漪,竹院是唯一在静湖边的院子,院子不大,但因离主院太远遥远,一般是没有人住的,想来自己死后,未必有人居住。只是此次作为客人,想来陶氏会将自己一行人安置在客房,得想个法子去竹院一趟,顺便取回自己的东西才是。
“没张眼睛啊你!”不远处车夫的叫骂声打断了文竺的思绪,也让马车忽的停了下来,把众人晃的差点歪倒在车里。
对文慧的气愤神情置若罔闻,文竺轻轻撩了车帘,只看到一个衣着破旧的小女孩儿扎着简单的羊角辫,哇哇大哭着站在路旁,原来竟是不小心冲撞了汤氏乘坐的马车。
吴三见了上去拉了一把小女孩的衣服,将小女孩拽到一旁,凶狠的道,“哭什么哭,差点冲撞了我家夫人!”
汤氏听了很是不岔,不过是个下人,这吴三也太会摆谱了,陶氏怎么会用这种人?说不得哪天会就会招来祸事。她招手叫了文定到窗外,耳语了几句。文定便下了马,上前呵斥了吴三,又拿了几个铜钱塞到小丫头的脏兮兮的小手里,轻声安慰,“小姑娘莫怕,拿去买糖吃吧!”看着小丫头止住了哭声,这才扭头回来。
兄长的确是变了,若是从前,文定虽然也会这样做,但一定是下人替他过去做事,他只会远远的看着,文竺心中突然有些欣慰,却又伤感不已。
马车再次前行,文竺看着那小丫头转身向前跑去,冲到一个同样衣着破旧的女人怀里,将脏兮兮的小手打开,几枚闪亮的铜钱展现在女人的眼里,小丫头轻轻的叫着,“娘,你看!”
那女人见了却没有小丫头预料之中的高兴,而是生气的伸出手来打了小丫头一巴掌,几个铜钱掉到地上,发出好听的叮当声,小丫头再次哭了起来,女人不忍,猛的把抱小丫头抱在了怀里。
心下叹了口气,文竺心中叹息,有娘的孩子就是好啊。不经意的向窗外瞥了最后一眼,却是惊在了那里。她使劲的往后看去,想仔细看清那女人的样貌,但马车却越行越快,转眼便消失在文竺深深的瞳孔里。
冬桃,她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