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攒够了钱咱就盖新房(1/2)
章攒够了钱咱就盖新房
槐树花能卖钱的消息一经传出,村里的孩子们都一窝蜂似的到处乱窜,哪里有槐树哪里就有孩子们的影子,有时几家的小孩还因“分赃不均”大打出手,最后传的沸沸扬扬,搞得人尽皆知。不过如此也好,再也不愁收不到槐树花了。
因为老妈开出的收购价格公道,按干湿度分一块五到二块四不等,即使有人为此专门跑了一趟镇上,最后也因耽搁时间而觉得划不来,最后都让小孩午后固定时间送来。
为此老爸每个星期都要抽空专门跑去镇上一趟,有时他还趁着早晨七八点时人家在家吃早饭的时候,抽空骑着自行车去邻村收购槐树花,在那个戴眼镜的小老头那里卖出的价格也基本固定在二块五至二块八之间,虽然利润微薄,但积攒一个星期也能赚到十几二十来块,补贴家用足矣!为此家中还能每星期开一次荤,别提多让人羡慕了。
整个夏天,我家的烂门槛都快被上门来送槐树花的人踩烂了,为此老妈没少抱怨,最后老爸一句豪言壮语将老妈镇住了。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老爸从街上回来,伸手递过一沓崭新的十元大钞给老妈,然后自豪的吹嘘道:“攒够了钱咱就盖新房!”
槐树花开始结籽了,村里的孩子们也大多上学去了,我的钓子也光荣的宣布退伍了。不过鱼钩还能继续发挥余热,大人们谁有在意我一个小泥孩在水塘里钓几条小鱼小虾啊!
待双晚稻全部晒干收仓之后,老爸老妈开始商量着建新房的事。在他们看来,能建个三间大瓦房就顶天了。因为在当时,全镇也不见得有多少家盖得起砖瓦房,我家若能建起来,绝对在村中算顶尖的。
可惜我不这样想,有着后世经验的我,自然知道过不了几年村中外出打工的人家就相继盖起了楼房,而我家早早盖起的砖瓦房再次被淘汰出局,这时的爸妈却因我和妹妹上学背负起沉重的学费负担,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为止也没能再盖新房。
如今这个年代,物价劳力都那么便宜,就算盖个两层的小洋楼也花不了多少钱,不像以后动土就得准备十几二十万的,不然休想将楼房盖起来。还有一点就是,就算两层小洋楼盖好了,也不需要立刻粉刷装修,只要将外墙粉刷好了,完全可以拖几年,等经济富裕了再装修不迟。如此一来,既经济实用,又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多划算啊!
不过人小没有发言权,空想无益!就算我之前出过几个好点子,间接帮爸妈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还因此存了几百块钱也不行。
最后我无耻的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利用晚上和奶奶一起睡老屋的时机,天天晚上给奶奶吹嘘镇上的楼房怎么怎么好,哪村哪家盖起了小洋楼之类的,开明的奶奶最后终于被我说动心了,竟然真的跑去给爸妈提议盖楼房,并将我将的诸多理由捡几个自己认同的讲给爸妈听。
盖房子,在农村那就是顶天的大事,仅次于嫁娶,老人的建议还是很值得考虑的。最后全家坐一起商量,再加上大伯和五叔家也想盖楼房,就都同意了奶奶的建议,起码我家盖楼房可以给他们一个参照。
当然,光我家商议没用,老妈还得回去和家奶他们商量一下,因为我家没人懂建房子的,亲戚中也只有大舅学过泥水匠,自然要征求一下大舅的意见。没想到大舅一听说我家准备盖楼房,立刻赞成,并自告奋勇的请缨挂帅,要求亲自坐镇指挥建设。对于初中毕业,有文化有水平的大舅,老妈还是十分信服的,就同意了,最后盖楼房的事就这么敲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