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逐次后撤(2/2)
徐冲部队绕行到敌人侧后,‘精’心埋伏下,等着敌人仓皇从自己眼前撤退好狠狠打一通,这是他预见到有用的合理战术,但是并没有敌人退过来,敌人已经到了完全丧心病狂绝不对退让的地步,超越了现代战术可预计的范围。
但是侦察兵发现向反方向,一群带着反坦克枪的日军正靠近,很快要从眼前过去。没想到日本人饿着肚子,穿山越岭,还能把这么笨拙的武器带到这里。当然不能把他们漏过去祸害坦克。
**队坦克在林间留下了履带痕迹,一直是乎船越心头病。他留着这支装备反坦克枪的部队,没有投入正面拔除机枪阵地的作战,是等着**队的坦克出现。他也预料到坦克多半会从侧后包抄自己。他当然预料不到敌人还能迅速在坦克前面部署步兵,这个时代,很少会有人把步兵和坦克分开并且让步兵跑到坦克前面的,非但超越日本人常识,也超越了闪击战思想。
日军支援部队企图在丛林里躲一会儿,避开天‘乱’飞的美国飞机。他们竟然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徐冲部队。
徐冲的这支部队大部分由横断山附近的好战山民组成,光民族分七八种,是褚亭长为了对应斯利姆用克钦人组建的钦迪特部队,而组建的属于自己的山地部队雏形。山间隐蔽是这些猎户们无需训练会的本能。这些人用鸟枪‘射’杀野猪和鹿时,需要悄悄抵近到十到二十米距离,而野猪的警惕‘性’远日本人要高。对于他们来说,浑身挂满布片的伪装服只是一部分,真正融入森林的要义在于控制呼吸动作。
日军等着飞机飞远,咋咋呼呼站起来,继续扛着武器向前走。走在最后的日军狙击手嗅到了哪里不对劲,慢慢减慢了步子开始观察四周。
浑身披着树叶子的日军狙击手,永远是徐冲部队的首要目标,狙击手对狙击手的恨,是超越一切的。他们远拿着军刀的军官优先。即使有一名少佐带队在前面走,也是如此。
路边的灌木丛突然活过来,它试图从背后用砍刀抹了日军狙击手脖子。日军也不白给,听到不对劲转身用步枪格挡,竟然挡过一击。另一边潜伏者起身,用斯登*将两名日军扫倒。日军纵队突然遭遇到‘交’叉火力,顿时大‘乱’,可恨对手自动火力极多,根本无从招架,半分钟内这股日军被全部撂倒。开战前,参谋部连同陆军大学,讨论过设计适合丛林作战的新装备的问题,当然因为要‘花’钱,触及到陆军禁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能见度不高,极易遭遇战的丛林地带,正好适应刺刀见红的战法。既然种下这个因,也别怪此刻收获这个果了。
这功夫坦克隆隆从前年冲出,向着敌人指挥部杀过来。船越指挥部看到敌机扑过来,早开始撤离,他们分散成几股开始往森林里躲。
正面日军完全不受影响,他们猛攻迅速前进到50米距离,遭遇到了密集‘射’击,再也无法前进一步。按照常规,日军会停下来挖掘战壕,慢慢推进到投弹距离,但是他们显然不想再等。士兵们趴到地利用同伴尸体为掩护,不断向前‘挺’近。地面尸体堆积起几尺高,大大妨碍了防御方的观察和‘射’击。给了敌人蠕动过来的机会,日军推动尸体向前滚动,跟着紧贴过来,也不管尸体里还有一些半死不活的自己人。**队的迫击阵地突然哑火,这些炮以每分钟十几发的极限速度‘射’击太久,此刻是浇水也无法有效降温。部分风冷机枪也遭遇到了同样问题。这正是日军等待的时机,日军指挥官意识到敌人火力间歇出现,立即将手一个大队投入进攻。日军预计冲过这道防线,敌人垮掉了,可以紧跟着他们进入最后防线,战斗胜利了。
预备队的投入,给日军打入强心针,他们继续向前匍匐前进。终于到了可以投弹的地步,这样一来火力密度一下子可以在某些局部压到丢手了,很快有几个较突出的火力点被摧毁,机枪炸成零件。
褚亭长在空提醒何必胜,切勿恋战,到了后撤的时候了,他眼见敌人已经‘逼’近,继续作战被咬住死缠烂打了。何必胜依照计划,下令部队逐次后撤,始终由于与敌人保持了一段距离,进行‘交’替掩护,果然没有如刚才那样被咬死,日军并没有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