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战略欺骗(2/2)
“嗯,如果没有达到铁甲舰的水平对联合舰队来说是个好消息啊!荒尾君,请你继续监视义勇军的动向。内阁大臣们还是希望义勇军在将来的日清战争中置身事外,为此你加强了解义勇公的情况,为帝国提供准确的情报!”
“哈依!”荒尾精起身鞠躬受命。
这个时候川上操六和荒尾精并不知道南洋海军即将入役的两艘主力铁甲舰的真实身份,不明真相的人们都以为这两艘战舰不过是福州级装甲巡洋舰的放大版---西方人心安理得的认为江南船舶公司还生产不出能和欧美列强主力舰相提并论的铁甲舰---这种盲目自大的观点也使日本人同样受到了误导从而在日后吃到了苦头!
当然,义勇军刻意的保密也是成功掩饰了新入役主力舰的关键原因---为了保密,义勇军在台风计划制定的同时成立了直属总部的战略欺骗局,并且李旭点将金陵陆院战略系主任张精忠少将出任首任局长。
张精忠现年五十岁,黄土军校毕业后留学法国圣西尔军校,曾先后就职于教导师、炮兵旅并出任过西北军区副参谋长。后被李秀成调到金陵陆院出任教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学者型军人。其在军中最出名的就是他那张能言善辩滔滔不绝的嘴---头脑灵活而口才了得又精擅战略规划,每每与人辩论往往引经据典说得天花乱坠令对方哑口无言不知不觉就上了他的当---军中人称张大忽悠!
听说义勇公命其为战略欺骗局长,闻者皆曰善哉善哉,人堪起用也---于是,战略欺骗局这个高度保密的单位因其局长张精忠外号张忽悠而被称为战忽局了!
张精忠可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作为有基层带兵打仗经验的军官,他是全军率先提出伪装战术意识的将领并亲自指导在中法战争中实践,指导参战部队如何利用丛林环境隐蔽自己并在战后提出了迷彩伪装概念,得到了李旭的肯定,并开始在特种部队进行实验。
就任战忽局长后,张精忠根据总部要求和本局职责,很快为保证台风计划的保密提出了细节欺骗原则。他认为如此庞大复杂的战略计划理论上很难做到滴水不漏---内外因素很容易导致有心人推测chu tái风计划的指向性。与其辛辛苦苦地追求一字不漏还不如虚虚实实令对手摸不清台风计划的核心内容!
为此,战忽局的任务就是要在细节上以假乱真、以伪掩真。比如义勇军的快速机动能力可以从铁路运输数据判断,战忽局就精心设计了虚假的铁路运输数据对外公开,声称津浦线、京汉线这两条沟通南北的主要干线的运力水平只有一周内运送一个师的能力---而实际上五天时间可以将三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从江南送到京畿!
张精忠还认为战忽局的使命不仅是欺骗敌人以隐瞒义勇军的战略企图,也有必要对自己人隐瞒具体的战略计划---只有连自己人都相信的欺骗才是成功的“欺骗”!
在新的主力舰入役一事上,战忽局就进行了大量工作,不仅对外公开时修改了新舰的关键数据,也在战舰的外观上绞尽脑汁地掩饰---为了掩盖305毫米主炮的口径,战忽局专门要求船厂特制了夸张的炮衣令外人难以通过大炮外形来推断火炮口径,甚至对舰上官兵也只告知大炮口径是203毫米除了舰长、枪炮长等领导才知道真相!
另外,对于新舰的装甲厚度、最高航速等等数据也同样进行了“科学的合理矫正”并在对外公开时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去…诸如此类的细节上的隐瞒成功地掩饰了新舰的主力铁甲舰身份而令人们深信不疑它们只是“大型巡洋舰”。
张精忠领导战忽局经过两年的大量工作,精心编织了一张让人眼花缭乱的伪装网覆盖在台风计划的表面。不但令日本人在面对大量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情报时难以准确判断义勇军的真实意图,也令不少听到一点风声的 “自己人”---比如慈禧太后、奕譞、奕劻、李鸿章等人---也搞不清楚义勇军又在折腾什么!
直到若干年后台风计划的谜底彻底揭晓,人们才知道战忽局的巨大作用和功绩并为之惊叹---而在光绪十七年及随后二十年内,高度隐秘的战忽局及其活动除了义勇军高层外几乎无人知晓---战忽局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