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擂台(1/2)
感受到三股明显的信息冲入自己的识海后,章玉良没有当街查看这次天书残片的内容,反正它们又不会丢,于是放下心来继续逛街。
毕竟古代大城市的街道也是难得一见的,而且他也想顺便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便宜可捡,不过一路走过去,再没碰到这样的好事。
就在他走马观花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身边的江湖豪客多了不少,而且行色匆匆,似乎往城中心涌去。
而章玉良好奇之下,便跟着旁边那些穿的五花八门的武林中人一起过去,打算看看热闹,毕竟这家伙骨子里还是充满了好奇和八卦的精神的。
城中心这里却已是人头攒动,而建宁城广场上却早已搭起了一个四方形的擂台。
这擂台由巨大的木墩做支架,而上面铺了厚实的木板,架起楼梯,最后在台面上铺了带着金边的红色地毯。擂台四角,斗大的旗帜上书写着“龙虎”二字,迎风飘扬。台下则竖着一排兵器架,上面似乎摆着木刀、木剑、木棍、木枪、木锤等等。而一群穿着蓝色练功服的武师似乎在台底下说着话。
章玉良这好奇宝宝自然是挤在人群中,耐心等待即将发生的一切,只见当先跳上一位身形高大、脸色沧桑的中年男人,只见他开口道:“各位江湖同道,在下龙虎门白寿,今日在此设擂台,不为决生死,也不为招亲。”
台下响起一片笑声。
“呵呵,今日不过是想以武会友,和诸位英雄豪杰切磋武学,还望各位英雄不吝赐教!”
章玉良看着白寿,心中奇怪,不禁轻声说道:“这人脑子有病吧,莫名其妙摆什么擂台啊?”
谁知道他听见旁边一人呵呵一笑,回答说:“这龙虎门本是建宁城的一大门派,这次设擂无非是显摆下武功,以期收到资质上佳的弟子,另外在台上战胜众多江湖好手的话,也能树立门派威望。再者,还能锻炼下门下的弟子。其实其他门派也会这样设擂,不过像这样摆擂的大多都是中、小门派。”
章玉良转头一看,原来身旁站立着一个年轻的帅哥。
这人身高一米八,鸭蛋脸,面相温和俊雅,肤色偏白,头上束着青色头巾,身上穿着青色的长衫,腰间系着白色的腰带,腰带打结处挂着一块铁牌,上面写着一个“唐”字,腰带上靠近右手边的地方,挂着一个皮制的小袋,也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而下身则穿着白色的武裤,脚踏一双黑色的高筒棉鞋,负在身后的双手白皙异常,腕上覆着一对鹿皮护腕,不过最显眼的,便是那人的一根根手指显得异常的修长。
章玉良心里一阵暗骂:“靠,这家伙没事长那么帅干嘛!”不过嘴里却是继续说道:“兄台真是博学多才,莫非你也是学武之人?”
而那青年却是脸上一囧,说道:“呵呵是啊。一看兄台就是在家苦练武艺,如今武功有成,出来历练?”
然后他看着章玉良那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却是心想:“有意思,我穿成这样他居然都不知道我是哪个门派的。”
不过他却继续说道:“兄台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不过对这摆擂的规矩居然未听说,所以在下冒昧胡乱猜想,没想到还真被在下猜中了,呵呵。”
章玉良却心想:“杯具,感情这家伙是变着法说我是土包子。郁闷,居然被一古代人鄙视了!”
那青年却是好奇道:“这位兄台,还未请教?”
章玉良一脸迷茫的等着对方问出要请教的问题,两人大眼对小眼,对视半晌,突然章玉良心中想起这好像是古代人问名字的方式,脸上一红,却是说道:“兄弟是问我的名字吗?我叫章玉良,文章的章、玉石的玉、良好的良!”
那青年倒是没说什么久仰之类的话,略略思索后,只是微笑一下,说了句“幸会”。
章玉良却反问道:“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那青年微微一笑,脸上似乎放出光芒,开口说道:“在下唐不平。”
“幸会幸会!”章玉良也用江湖口吻继续对答。
可唐不平却是一呆,心想:“不会吧,难道我这么没名气?唔,一定是这家伙太土了!”
随着台上一声锣响,台上的白寿向四方作个揖,继续说道:“今日比武乃是会友,还希望各位英雄好汉手下留情,台下有结实的铁木兵器,还望众位好汉给个面子。”
周围众人却是哈哈大笑,鼓掌起哄。
唐不平说道:“开始了!”
只见眨眼间跳上来一个身穿蓝色练武服的年轻武师,估摸着20岁出头,只见他对周围一抱拳,朗声说道:“在下龙虎门第九代弟子刘艺,技艺微薄,不知哪位兄弟愿意上台赐教?”
台下众人左顾右盼,却是没人跳出来,而年轻武师笑了笑,使起了激将法:“莫非在下声名远播,诸位英雄胆怯了?”
只听见有人大吼一声“我来”,便一跃上了擂台。
“在下张焕,请指教。”
只见那人长得三大五粗,面貌略丑,一身粗布服。而二人互相抱拳行礼后,随着一声锣响,二人便飞身斗在一起。
章玉良定睛看去,只见那年轻武师刘艺使的拳法似乎不是什么高级拳法,但一拳一腿、一招一式之间极有章法,出拳迅速,招式沉稳有力,身法灵活,很明显那刘艺的武功基础扎实无比,而反观张焕使得是一套刚猛的掌法,不过他出招虽然刚猛,但却死板,下盘稳固但身形并不灵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