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登坛拜帅(1/2)
六月初二,阴,漫天阴霾。
逍遥城南的大校军场之内,数十员武将按了官阶一字排开在点将台下,武将身后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划一的三万步卒兵士执矛担盾,站的笔直。步军阵后,一万铁甲雄骑列成数个方阵,个个盔甲鲜亮,帽缨鲜红,长矛背弩,威武雄壮。
除了旗幡随风猎猎,整个校军场上萧杀寂灭,鸦雀无声,兵士们坚定到呆滞的目光,都是望向了点将台的方向。
须臾,点将台上.
双手托了一卷黄绢的令官走到台前,展开南海动王爷的谕旨,依依呀呀的念个没完。
南海骑鳌岛的甲大仙地位甚高,在点将台上有个位子坐。借着令官晓谕兵将之时,甲大仙装作不经意的眼光撇向了某千户大人,心中自然是郁闷嫉恨兼而有之。
这丫的是口才好还是礼物重?怎得初来乍到就能封了个元帅做做???
想大仙我纵横南海,应绛珠仙三五番诚邀到了南海,现下才是客卿身份,不服啊,实在不服,改日定给他个好看才罢。
某千户大人当然不知甲大仙的鬼祟心肠,稳坐点将台,眼光淡然的扫视台下数万军兵。
半晌,令官总算走完了过场,面向东南大喝一声,“礼乐!!起炮!!!”
金鼓交鸣,二百多响礼炮轰然作响。某千户大人缓缓起身,龙行虎步的走到台前,一手扶了腰间佩剑,另一手抓了明黄帅旗,只等着鼓炮声音歇下,做了就职感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命玄鸟,降而生……”某千户大人为这就职感言很下了一番功夫。但凡是上古传说中起兵起义,勤王造反地开场论调都是原样抄袭了过来,照本宣科的读着,当然是理直气壮,大有威风。
演说毕,数万兵士以矛击盾应喝,点将台主位上的南海动王爷吩咐令官。授某千户大人印信,令书,虎符,再鸣礼炮,终是礼成。
原本登台拜了元帅之后,接下来就要送十里亭,径直兵启程了。可惜动王爷和某千户大人聊天闲扯半宿,却只想了登台拜帅一件事。连拜帅之后,打荆楚还是战江南都未想过,实在大条。
听得令官一声“擂鼓起兵”,某千户大人这才想起关节,无奈之下,只得寻一个角落。抛了铜钱正背定夺。见出了结果后,令旗一挥,只言说兵逍遥城西八十里的金山镇,如此才算作罢。
那金山镇也是两军前沿,前些时动王爷使了麾下武将吕蒙率三千兵丁固守,再向前五里就是荆楚五千军马驻扎的小凉山。这五千人马正是荆楚郡王征东的先锋,开路搭桥,刺探军机,只等大军开来,一举扫灭南海郡的叛乱。
“西南有峨嵋大军。东北有绿林、公子小白虎视眈眈。这荆楚郡王腹背受敌,征东部队地数目定不过五万。大可放手一搏。”某千户大人骑着五色神牛登上金山镇的城墙,手持千里镜做高瞻远瞩状,一番高论下来,身旁十数将官幕僚齐齐阿谀拍马,军心一时大定。
“侦骑五百里,勘察敌军主力动向,若在百里开外,就先取了小凉山上地五千逆贼,”某千户大人随便想想,毫不负责任的下了道军令,“哪位将官愿立此头功?”
“末将愿往。”
“让俺去吧,看俺这一身肌肉块。”
“末将足智多谋,还是末将去。”
正吵吵嚷嚷间,城道上飞奔过来一人,见了某千户大人倒头便拜,“报!!!我军辎重粮车,已是到了金山东门。”
某千户大人闻言,抓起千里镜回望东门方向,一溜数十辆粮车辎重由三百兵丁押运进城,运粮的四员将官,头尾相顾,来回奔策,进了城池仍不懈怠。
“召那几个运粮官来见本千户大人,打道回府先。”某千户大人看的真真,来的正是点苍横刀名剑笑三少,再加一个小妞石青璇……马骑的不错嘛,某千户大人深以自己不能骑马而骑牛为憾,见人骑马心中总是羡慕。
到得临时帅府,某千户大人屏退左右,换了一身便装,于偏厅见客。不大时候,传令兵卒引着点苍三英和石青璇到了。
“过气山贼……千户……元帅大人。”石青璇又是意气出口,即惊且喜。
“同志们很有干劲嘛,数日不见竟然也混了几个官做。”某千户大人混充长上,言语甚殷。
见是熟人,点苍三英也不客气各自找了椅子坐下,笑三少一边捶腿一边说道,“这算哪门子的官,就是一押粮地苦力头儿。”
“所以才叫你们来嘛,本千户手下还缺一先锋,你们大可以拿来坐坐。”
“还是等级高的吃香,你一来就做了元帅,我们师兄妹苦熬几日才是粮官。”石青璇也捡了一把椅子坐下,半是羡慕半是抱怨。
“石青璇就做了先锋官吧,你们三兄弟想来无甚异议,也各自做了副先锋可好。”某千户大人并不接了石青璇的幼稚言语……等级高就吃香么,关系啊要kao关系的,小姑娘涉世未深啥也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