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在燕京的日子里3(2/2)
“我这次来燕京就是认亲的。”两人边说边看房子,李升对这个四合院很满意,决定买下,再好好地装修一番,就可以居住了。
在于小勇的带领下,李升又去看了另一座四合院,准备买给干爹和干妈住的,至于装修,等金子扬来燕京以后,自己选择。
二座四合院布局差不多,李升的只是大了一些。现在燕京的四合院价钱也不贵,二座只花了1000万,李升付完钱,拿到房产证,就开始设计如何装修了,毕竟,时间不等人,离国庆也没有几个月了。
连续化了三天的时间,李升、盈盈、小丫头三人搞定了四合院的设计,装修的施工队也是这家设计室旗下的,李升想,这样最好。
三家在燕京的长辈都啃完药了,不在燕京的,李升抽空都要去拜访的,作为家族的新成员,亮相是必须的。
没几天,就要回南湖了。李升今天去了外公的家里。外公居住的也是四合院,和李老爷子相距不远。李升是带盈盈和小丫头一起去的,三人见了外公外婆,甜甜地叫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现在是很高兴,20多年的心事一朝了,而且这外甥太了不起了。
“升儿,你爷爷跟你说过吗,将来小芳生的孩子姓路噢。”路老说道。
“外公,外婆,爷爷跟我说过,我想这样的,盈盈生一男一女,男的姓李,女的姓路。小丫头生的,男的,姓路,女的姓李,外公外婆,你们说,这样行吗?”
“升儿,这样安排,好,只是,你确能向你说的那样。”外公还是有点不放心。
看着外公、外婆还有点不放心,李升说:“外公、外婆,你们放心吧,到时,你们一定能抱上重外孙和重外孙女。”
盈盈和小丫头和外婆说着家常话,外公带着李升到书房,想听听李升工作方面的事情。
和外公详细汇报了南湖的工作情况,又向外公汇报了在做秘书时的工作情况。外公提到了张忠方贪污**的问题,面对全国最大的反贪、反**的领导,李升确实想跟外公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想法。这也算是上达天听。上次跟父亲谈了一味追求GDP的祸害,这次跟外公就谈谈官员**的问题,不管有用没用,谈比不谈总管能起到一点作用。就像以前跟傅老谈了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方向,还是很有效的,至少军队比李升的前世要醒悟得早,开始发展就对准了方向,这样要少走许多弯路。
“外公,我认为要想彻底杜绝贪污**现象,那是不可能的。过去不行,现在不行,将来也不行,华夏不行,外国也不行。那么就是多不多的问题,在同样的社会体制下,华夏在50年代,政治清明,官员朴实,一心为国为民。而百姓对50年代的官员有信任感,有依靠感,有归属感。但是,现在民众对这样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究其原因,做官的动机不对了,入党的动机也不纯了。而这些人一旦走上了官位,一旦手里有权,其后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一些官员的子女家属都拿了绿卡,成了外国公民,外公,您说这种官员他的心里还有国家、民族、人民吗?还有一些官员,竟然对其管辖下的百姓,开口闭口就是“刁民”,我想象不出这样的官员,还能爱民、为民?
外公,反腐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央一定要下大决心,同时要提倡多角度的监管、监督,对党内有些现象,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中央应该坚决打击,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商勾结,祸国害民,权色交易,误国误民。”李升沉重地说完了他的话。
外公的心情也很沉重,李升说的现象已经出现,官场上的**现象日趋严重,中央已经发现了这种趋势,就是还没有下决心。看来,应该要下决心的时候了。
尽管李升和外公在书房里谈的内容很沉重,但是,出了书房,二人还是很快地调节了心情,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晚饭。
路敏也来了,看到儿子和老爷子从书房里出来,知道儿子又和老爷子谈忧国忧民的事情了,很嗔怪地看了李升一眼,“儿子,你又谈些让你外公听了不高兴的事了,是吗?”
“升儿,很好,那位老中医教育的很好,真想去祭拜祭拜我们的大恩人啊。”路老感慨地说道。
“爸,你们去,不方便,以后,我代你们祭拜,他是我们两家的大恩人。”路敏其实早就想去祭拜一下这位可敬的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