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义子(1/2)
八斤最近取了名字,叫做季东平。
季风给自己亲儿子取名,准备全用动词,比如‘平’‘安’‘向’‘征’等等,以后儿子就是季东平啊,季安南啊,季西征啊,季向北啊这样的名字,霸气!
要是以后儿子出息了,那就改取一字名,比如季东,季南这样的,一听就有王者大气!
如果是女人就全部以花为名好了,只要不叫‘如花’就行。
而三个义子则用名词,象山河湖海,日月星辰,是以,他们当时就取名季东海、东阳、东山。
到现在,收这几名义子也已经将近一年了。季东海已经年满十五,东阳十四岁,小东山也九岁了。
想到当初为了完成季风交待的任务,张柏雄使出了绑匪一般的手段,现在想来,季风都还是忍不住想笑。
季东海家里是浙东大户,去年刚刚结婚,娶了个比他大几岁的老婆,刚刚从懵懵懂懂的小男孩变成还是懵懵懂懂的小男人,结婚不到一个月,就被张柏雄派人直接绑了票。
想来,从大户人家拉人,难度不小,不如直接用强。他路上便受了些委屈,当初刚过来时也是有些怨气的。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季东海早就忘记了当初的不快。义父威风,义母们漂亮又和气,日子过得既精彩又刺激,到了此时,他真有一种‘此间乐,不思蜀’的感觉。
他秉性聪敏、老成、中正平和,却也不乏一股子血气。自从去过台湾之后,亲眼见识、经历过数次抗倭大捷,基本明白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样的人才是民族英雄。年少的东海心里就更把季风当成偶像崇拜了,终其一生,再也没有改变过这个信念。
季东阳生在松江府浦东杜家宅,家境贫寒,从小父母双亡。据说他爹死后母亲改嫁,后来母亲死了,继父又娶了继母,然后,他继父也死了,再后来,继母又改嫁,然后就没有人管他,洪门的人只花了不过五两银子,差不多两石米的价钱,便从他继母这个名义上的监护人手里买来当‘学徒’。
按神神道道的说法,这孩子命硬,克父克母,不过季风可不管这一套,对这个孩子,他是特别喜欢的。
机灵,秀气,用武侠小说里的套话来说,那是‘骨格清奇,资质万中无一’呀。
至于最小的季东山,因为年纪小,一直被人‘小东’、‘山伢子’地叫着。他家里是内地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别看这个小鬼长相淳厚,圆乎乎的笑脸红扑扑的,颇惹人喜爱,其实他从小顽劣,喜欢调皮捣蛋,年纪不大,却是个孩子王,才七八岁就霸气侧露,初露狰狞。
当时张柏雄在他面前表演了一番飞檐走壁的轻功,又耍了一通刀法和剑法,把个小屁孩看得目眩神迷,当时就拜在了这位“高人”门下。
张柏雄留下了两锭五两重的金子,相当于是从那位爱财如命的小地主手里买下了这个小徒弟
“小东,你又调皮了,不乖哦!”
季风在小东山的头上敲了一记。
日里,小东山爬到人家屋顶上堵烟囱,又拉着季东阳去掏鸟窝,挖泥鳅,抓螃蟹,弄成了一个泥猴模样回来,实在顽皮得很。
“季爹爹,会把小东打傻的呢。”
小家伙嘻嘻笑着,远远的看见了范海琼抱着儿子出来晒太阳,连忙滑溜地跑开了。
“范妈妈救命!爹爹打我!”
“老公,让孩子们这么疯玩也不行啊,我们没得空管,张夫子学问又我怕会把他们给耽误了。”
留在岛上的张瀚文也就念过一阵私塾,能够开蒙而已,教他们三兄弟,尤其是已经十五岁的季东海自然是不行了。一不小心就会被众小儿难住,就像文盲开飞机,开不动啊。
想来想去,季风想起了环球文化传播公司也时候弄个教育基金会了,要不以后连自己的孩子都没地方上学。
搂着范海琼,两人在床上商量着,定下了计划。
“过段时间,就让两个小鬼头上学去。”
没过一个月,湖边建起了一大片的房子,围墙之内,一排排校舍,一排排宿舍,整齐而宽敞,足可以容纳上千名学生。院子里移栽了好多花花草草,门外挂了个新刷漆的蓝底白字木牌:天堂岛第一小学堂。
随着岛上人口增多,季风也觉得有必要在岛上盖所规模较大的小学堂,以后还得建中学,甚至是大学。
岛上被他扒拉来的从国内与欧美来的数百名各方面人才从事研究活动之余,也可以轮流过来讲讲课。就是张瀚文这样的老童生,虽然学问不通,教教初级课本还是可以的。
本来郭英杰他们对建这么大的学校有些不解,后来听说涠洲岛将会在下个月送数百名适龄儿童来南洋后,也觉得目前的校舍规模并不算浪费。
他们不知道的是,十余年后,飞成长起来的天堂岛不仅有几十所这样的小学堂,还有十几所中学,三所大学,数十平方公里的岛上,倒有几万名学生,成为南洋大学城,科学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