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回眸一笑(1/2)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淮南后周行宫上演了赵匡胤贪污案的闹剧,最终妥善解决,重新归于平静。大江以南的金陵城一如往昔般热闹,节日气氛仍旧浓重,丝毫没有受到江淮战事的影响。
在一般的江南百姓眼中,江北十四周原本就是不是他们的,那只是统治者开疆拓土,追求边功的结果。当然国家强盛,或是打了胜仗他们也会跟着高兴,觉得脸上有光。然而淮南战事不利他们并不在意,有长江天险在,还怕周军打过江到金陵来不成?再加上南唐朝廷有意适当报喜不报忧,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这个年皇帝李璟过的真不怎样,怎么说他还算是个有座位的君主,前线战事失利,他自然高兴不起来。刘彦贞轻敌大意,或者说北周林旭太过狡猾这就罢了,刘仁赡呢?善守不善攻,何况到现在还被林旭围困在寿春城里。皇甫晖可以算是南唐数一数二的猛将,可是在北周的几位骁将的压制下,只能暂时退守清流关。
南唐再淮南损失了几万部队,但是土地城池失守的并不多。李璟认为主要及时抽调兵力,组织有效反攻胜利还是可能的。可是派谁去呢?李璟心中本来的人选是长子李弘冀,这个孩子是性情粗狂,并不像李从嘉、李从善几个清秀温和,与温文尔雅的李璟有很大差距,当初就是因此父子之间有些疏远了。
但是自古以来,立储继承都是首选嫡长子,但是小时的李弘冀有些调皮捣蛋,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其难当大任。当时李璟的几个二人接连夭折,所以在储君问题上他一度考虑过皇弟李景遂,因而有了兄终弟及的说法。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弘冀日渐先是出卓越的能力,文才上倒是平平。但是武功军事上确实有一套,在对闽国和南汉的作战中表现的非常卓越,屡立战功。朝中赞誉之声一片,李璟对这个儿子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所以这次他想让长子去淮南对付北周,兴许或有另一片天地。奈何南汉战事胶着,李弘冀一时难以脱身。另外一点,此子性情过于急躁,攻城不下,粮草不济之时,竟下令斩杀了数万南汉降卒。消息传回金陵,备受朝臣指责,还是李璟有意回护才不了了之的。所以李弘冀暂时没有可能。
倒是皇弟李景遂几次三番主动请缨,想要带兵征战淮南。李璟对这个弟弟是有了解的,并非一流将帅之才,但是带兵打仗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如今正当用人之际。但是他却不愿意,自从长子表现出色,让他另眼相看之后,他便改变了相反,想要成全儿子。万一要是李景遂真立下大功,对儿子的将来影响不好,而且消息传到南汉儿子一定会不快的。每个父亲都是有私心的,疼爱的终究是自己的儿子。
李景遂玩玩不能用,李璟无奈之际,只好提笔写道:命齐王李景达主理江北诸道军务,右卫将军陆孟俊,都监何延锡、高弼率领所部自瓜州北渡,汇合应援使皇甫晖组织反攻。
搁下笔,李璟想起余下的几个儿子,不禁微微淡了口气。六子从嘉乃是他的最爱,只是略显的柔弱些,若是也能文武兼兹的话,那该多好啊!
而此时李从嘉正带着贴身侍从走在金陵的大街上,淮南的战事他爱莫能助也不敢去管,唯独看到父皇李璟为难郁闷的时候,心有所动。而他能做的也就是及时的关心慰问,或是填上两首优雅的好词逗逗父亲开心。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但战事不顺父亲李璟不开心,照例的家宴也取消了。叔父李景遂主动请命未果,对自己的态度……李从嘉不想惹麻烦。正好也是天赐良机,难得有幸能到民间一游,感受市井的节日乐趣。故而带上贴身侍从兼保镖清砚,一同微服出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