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相邀竞技(2/2)
“这还用问,骑兵的又是当然是度了!”没等平原君开口,那伍里城主就插言了,丝毫没有在意赵义故意对自己的漠视,一本正经的解说道:“骑兵重的是机动灵活,在战场上可以瞬息来去,可以四下游走,找出敌人的弱点来攻击。人骑于马上,脚不沾地,力不能,怎么能和步卒对堂堂之阵!”
赵义见平原君没有开口,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赞成那伍里城主的话,也不能再装作没看见那伍里城主了,只能转过身来对那伍里城主继续问道:“那依城主之言,重金打造的骑兵,只能四下游走,却不能作为战场的主导了?不能冲阵的骑兵岂不是连战车都不如?”
“倒也不能这么说,至少在那茫茫草原,步卒定然不敌机动灵活的骑兵了。可是在中原对决,尤其是攻城拔寨,依然还是要靠步卒出主力的!”那伍里城主有些悻悻的回答到。
见伍里城主有些认怂的样子,赵义又转身来对平原君道:“君上,骑兵的冲击力虽不如战车,但是胜在灵活。可是一人一马,不管怎么算,冲击力都要远远强过单一的步卒,可是为什么偏偏骑兵却不能和步卒对阵呢?刚才那徐城主也说了,人骑于马上,脚不沾地,力不能,这才是骑兵所以不能和步卒对决的原因!赵义现在要献上之物正是用来让骑士和战马更加紧密结合,让人在马背稳如泰山之物,让人于马背也能顺利力!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步卒之阵冲不得?”
虽然平原君赵胜不像信陵君魏公子无忌那般了解军事,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上层人士并不是像后世那样只读些死书就行了的,多少对军事都是有些了解的。尽管到现在平原君还是不知道赵义要进献的到底是何物,但是他完全想象的出来,如果骑士在马上能够如同站在地上一般稳如泰山的话,在军事运用中会有怎么样的结果,那完全是有可能和“胡服骑射”相媲美的重大军事变革!
现在在赵国,骑兵已经大量的取代了古老的战车,但是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是由于骑士在马背上的不稳定性造成了骑兵不管是在冲击力还是度上都不如战车,仅仅只是在灵活性和地形适应上有些优势。要知道在没有现代鞍辔,尤其是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骑士是很难操作身体来配合马匹的动作,所以对度的影响是很大的。
后世有很多人都认为骑兵怎么都应该比马车度快,其实这是个认识的误区。因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所想到的马车都是一些乘坐或者拉货的大车,而且拉车的挽马和战马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而在春秋战国时的战车则和一般的马车不同,先是车身本身更加轻灵,以后世考古论证的埃及的战车为例,其车身重量甚至不到三十公斤,其次是拉车的都是优秀的战马。这样在同样的马匹的情况下,战车由于多是四匹马拉,乘员三人,所以即使加上战车的重量,平均每匹马的负担都不会过骑兵的。而大家还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骑兵的马是驮负重量,而战车的马是拉动,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背着物事公斤重物的人和拖着五十公斤的小车的人,谁能跑的更快?所以骑兵在没有马镫支撑身体而配合战马奔跑的动作时,度是远远落后于战车的!
可是就是再骑兵还如此不成熟,处于如此劣势的时候,依然凭借高度的机动性,(注:机动性并不是指度,而是最小转弯半径和转弯角度等。)更好的地形适应能力就已经开始取代了战车的作用。如果真的如同赵义所言,真的能改变骑士在马背上的适应能力,那就能帮助他平原君就可以借此来完成这和“胡服骑射”意义相当的军事变革。这样说起来的话,这份大礼的意义确实是远胜一匹千里马的价值了!想到这里平原君忍不住心底一阵火热,有些激动的说道:“不知道先生所献到底是何物,真的能有如此奇效,何不呈上,让我们一起开开眼界!”
赵义一听自己在平原君嘴里已经从壮士变成了先生,心里就更加的放松了,看来儿子的主意还是有效果的,剩下的就是看看他做的这个东西是不是真有他说的效果了。现在看来儿子的本事还真是乎自己的想象,估计他做的这个东西应该还是很有作用的,哪怕被他夸张了一些,只要确实能起到效果,今日定能赢得彩头去。想罢心里不免有些得意起来,转身就要让人去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呈上。
那伍里城主见平原君多赵义是越来越客气,眼看自己好不容易讨的彩头就要被别人占去,来不及多想,跳起来对平原君说道:“君上!这马上技艺比的是真功夫,我就不信能有什么玩意能比得过我们在马背上多年操练出的功夫!既然这位壮士说的这么厉害,不知他有没有胆量和我家儿郎比试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