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张鸯(2/2)
这样两头都看不上,婚事就成了大难。
想来想去,女婿还是要在黄巾中找。不过黄巾中虽多单身汉,可称得上少年才俊的却不多,数来数去,年轻一代中,王历和张燕是其中最拔尖的。
张燕这个人,张角是早就注意到了。因为张燕和他一样,都出身冀州,而且张燕的义父张牛角,与张角早年便熟。张牛角在黄巾三十六方中排第二,就能够看出,这是张角的老人了。张燕有武艺,才干出众,又是故人义子,年纪也相当,本来最得张角的中意,特别是在张牛角战死之后。
可是王历突然崛起,同样的武艺出众,而且更年轻。今日白天,张角已经看出这人甚有谋略,考虑问题深远,在黄巾中非常难得。张角虽然没采用王历的计策,但不意味着他看不出王历的本事。而且最关键的,女儿正好和他看对眼,家中夫人催了几次后,张角也就想多了解下王历,便有了这次的家宴。
张角进行介绍,前面那个朴素的妇人,果然是张角之妻,也是张鸯之母。王历连忙见礼,非常恭敬,宴席也继续进行。张角最关心王历的那三个计策,仔细询问了一遍。有时张夫人也会插话,问王历些生活上的事。王历一一作答,回答时眼神与张鸯偶有相对,张鸯便立即像受惊的兔子般,立即躲闪,脸色也立即羞红一片。
王历看着有趣,不过这时张角夫妻都在,却不敢造次。眼看着宴席到了尾声,王历忽然道,“天公将军,明日一战,我有一计。”此时说的是公事,王历就立即换了称呼。
张角立即问,“何计?”
待听王历仔细讲述一遍之后,张角也觉有理,伸手命丫鬟取来一只令箭,交给王历,“你执此令箭,可号令黄巾六方士卒,明日依计行事,莫要让我失望。”
王历起身,恭敬地接下令箭,说道,“末将必不辱使命,明日大胜而归。”又扭头看了看另外一边的两个女人,对张角道,“如此,末将告退。”
待王历出去,张角对妻女问道,“如何?”
张夫人觉得满意,说道,“这孩子看着满乖顺的,又是一表人才。听说父母都去了,也怪可怜。正好可以招个上门女婿。”
张角捋着胡须,微微颔,“此子,确是个人才,非池中之物也。”问张鸯道,“汝意下如何?”
张鸯又羞又喜,低头小声道,“父母做主就是了。”
张角大笑,“既然都同意,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却是没想去问问王历的意见。
却说王历出了房门,凉风一吹,燥热尽去。
不禁想到:“不知此事是福是祸?若是张角指婚,我不能反抗,那就被黄巾彻底套牢了。”不过看到手里的令箭,又高兴起来,“若不是有这么层关系,这令箭未必这么容易到手。而且张鸯也是美女,娶她也算不错。”又想到如果没有自己,那张鸯会嫁给谁呢?难道是张燕?张燕就因此在张角死后接掌大权?
不过黄巾的大方,应该不会这么乖顺才对。张角的女婿,这只是摆在明面的理由,关键的还得是大家觉得张燕本人有这个能力,能率领大家打胜仗,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算别人跟随一时,最后还是要离开的。
王历催动马匹,会合了他的亲卫,回到广宗城。没有回自己的营地,而是直接去了管亥部。
管亥的军营,王历常来,这几天算是常客了,守卫都已经熟悉。对于这位年纪轻轻便和管亥交手不败的大方,他们可不敢轻视,立即通报进去。
不一会,管亥出来迎接。两人进了军帐,闲聊几句之后,王历便命亲卫们退出,管亥奇怪,也将自己的亲卫遣出,笑道,“神神秘秘的,闹什么玄虚?”
王历笑笑,故作随意地问道,“管兄,你可知大贤良师以及地公、人公将军,子嗣如何?”
管亥奇道,“就这事?大贤良师无子,只有一女;地公将军倒有一子,人公将军也是一女。”
“哦。”王历点点头,怕引起管亥反感,不再深问,立即转移了话题,起身说道,“管兄听令!”
管亥一愣,见王历从怀里取出令箭来,连忙站起,拱手道,“末将听令!”
王历将自己的计策和明日的安排说了一遍,又将令箭交给管亥检验,管亥验完,还给王历,奇道,“这计策是兄弟出的?果然妙计,必定功成也。”
“最好夜间风再大些。”王历哈哈说道。之后二人又见了李大目,三人进行了分工,王历又做了好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