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花木兰(上)(1/2)
如今汉室财政很紧,各地上缴的银两不多,之前灵帝就深受缺钱之苦,不仅要卖官赚钱,连灵帝自己都在宫中和嫔妃们进行角色扮演,灵帝扮演摆地摊,嫔妃们扮演行商,或者是自用的客人。
这都是被没钱憋出来的。
朝代末期,朝廷多半困难如此。清朝廷要镇压辛亥革命,也是根本拿不出钱,没钱军晌,其实钱不是没有,如袁世凯小站练兵就有钱,只是这些钱都在各地方政府或者是豪门大户手中,到达朝廷的总是杯水车薪。
在灵帝放宽了对刺史、太守的兵力限制之后,各州郡的兵力就像吹气球一样,迅几倍地扩张,都不用朝廷补贴一分钱的。
这次灵帝拼凑出来的九万军队,有三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何进统领的卫戍洛阳的部队,这部分人,除了守卫在函谷、大谷、伊阙、旋门、孟津、小平津诸关外,大半被调了出来。
还有部分是镇守北方异族的军队,汉朝的河套地带,被汉武帝命名为朔方刺史部,在这一片地带,留有数万军队,既是帮助投降的南匈奴抵御北匈奴的攻击,也防御他们的突然叛变;同时也是保护丝绸之路的通畅,对西域众多异族形成威慑。黄巾爆,灵帝便立即下令抽出一半兵力。除了朔方,自然还有幽州公孙瓒的部队,公孙瓒防御的是北方乌恒、以及鲜卑,有兵士两万多,公孙瓒还集中了其中的三千精锐,都骑白马,命名为白马义从。也被灵帝调出了一万步兵。
最后一部分,是新募的兵勇。
卢植兵败,自然要补齐兵力。只是上次九万军已经快到朝廷的极限了,这次再调,朝廷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军情紧急,只能再进一步抽调,同时命各地立即募齐乡勇,进行补充。
而且损失的辎重也要花钱补充的,朝廷的财政,几乎快要破产。而且因为黄巾而升官的人,这时需要他们卖命,无法向他们要钱,收支严重失衡。
有汉朝为根基,卢植还是很快地得到兵力补充,之后便以下博城为基,不时出城,与黄巾主力伺机对战。张角也调大军,与卢植战斗。双方几次战斗,彼此互有伤亡,一时间,都奈何对方不得。张角大军不能前进,卢植也起到了牵制黄巾主力的任务。
王历也在练兵,士卒不见血,终究难成精锐。战斗中练兵度也最快,几次战斗之后,王历军队的精锐程度,已经与卢植军接近了,在局部的小战场上,倚仗着王历自己的武勇,还有将士们的用命,即使同样的兵力,正面对决,王历也不会吃太大的亏。
战斗之余,王历也向张家送了财礼。那个一年守孝期,是从王虎去世之日开始计算的,如今还有九个多月。张家的意思是,婚礼在那时进行,但财礼要先送上,也就是这事要先定下来。
王历作为黄巾的大方,自然不会缺钱,就捡些贵重之物,也无非些金银饰,派人敲锣打鼓地送至张府。不过第二日,张夫人派人,又送了三倍的回礼来。说是他家就一个闺女,不能亏了女儿,这些都是嫁妆。
王历哭笑不得,只得收了。
不过最让王历意外的,是随着嫁妆的到来,张鸯也跟着来了。
王历很奇怪,这个时代的女子,不是要闺房紧闭吗?不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起码不能随便就来见未婚夫吧。
这回张鸯见到王历,已经感觉好多了,不再那么害羞,可能是已经见过几次了,也可能是觉得终身大事已定,心情稳定多了,不过还是有些淡淡的红,张鸯轻声地说道,“我也喜欢打仗,就在你这好不好?”
王历看着张鸯,直到看得张鸯俏脸再一次红彤彤一片。王历说道,“战场上很危险的,你父母就你一个女儿,不要让他们操心。”
张鸯不肯,说道,“我都和父母说好了的。我父亲说,只要你不反对就成。”又补充道,“我会武艺,我还会投飞刀!”
王历还是不答应,自己有这么多军队,还需要自己的女人也上阵吗?“还是不要了。”王历劝道,“战场上,可不像你打猎。对手会用计的,会突然袭击,会使用弓箭,危险无时无刻都存在。光会武艺,并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而且,我也不舍得啊,你现在可是我的未婚夫人呢。”王历取笑道。
“我要!”张鸯急了,抓住王历的袖子,“我从小就跟父亲看兵书,我也会排兵布阵的。”张鸯真的急了,不仅脸蛋憋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人家是想帮你。”
王历挠挠头,有些感动,又有些惭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