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山村之行(1/2)
第三十一章山村之行
前世的尚青云总喜欢满世界的游走,国内的每一寸土地上几乎都留下过他的脚印,虽然很快乐,但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这是在浪费生命。事实证明,天生我才必有用,若非后世走了那么多的地方,心里有国内诸多地方的地貌,只怕今生就算有时间差的优势,他也不可能有什么建树!
位于云州西郊二十公里处有一个小山村,周边有一块地上尚青云还记得,后世似乎是建造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钢铁冶炼厂,因为这个冶炼厂的建造,原本不值钱的荒山登时变得寸土寸金,让那个小山村狠狠的富裕了一把。
最重要的是,从新近获悉的云州市情况来看,那个小山村的旁边已经通了柏油路将近一年的时间。尚青云没有记错的话,那个冶炼厂的建造差不多就是这条路建设好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始建造的,如果买下那里的地皮,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地皮的价值就会翻倍!
时间,利益,两样占全,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赚钱点!只是,他这一介入,只怕那个小山村的居民们收入会锐减一部分,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了,好在他们并不是无利可图。兴许,事先给他们透露点儿消息,搞不好还会将地皮的价钱炒高,这样一来,无疑是个双赢的局面!
虽说商人以利益为准则,但是尚青云还是觉得,无论做什么都得以人为本。有一句广告词说得非常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群众购买力的提高也就促进了消费的提高,消费提高,商家的利益还用说?
做生意,不仅得有靠山,最重要的还得有顾客。当然,目前有没有顾客对于只是炒炒地皮的尚青云或许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他比较喜欢厚积薄发,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对顾客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与其到时候想方设法的去做广告拉顾客,到不如从一点一滴就开始积累起!
身边奔走的人群千千万,不一定每一个都能成为顾客,但多一个就是一个。
原定的行程是先到那边去踩踩点,看看实际情况,再打听一下这里要建厂的事情有没有被公布出去,于是尚青云索性也没有急着还朱副市长的车了,开着车子径直又到那边走了一趟。
云州市西郊的这个村庄叫做上坝村,村庄在半山腰,一条弯曲的柏油路从村庄百米处通过,村庄的旁边是一个很大的山凹,只要随便用大型机械修整一下就是一个绝佳的建厂地址,且山下一条二十余米宽的江流蜿蜒而过,水源排污这方面全无问题。
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地势有利,这种地方难怪会被选为厂址。
尚青云估计,上坝这个名字或许就是因这条江流而来。江上无桥,周边也没有村庄,这村庄有点儿独家庄的味道。
尚青云将车子停在路边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健壮的中年村民从柏油路上穿过,瞧样子是要下地。他急忙上前给这村民敬上一支烟,笑眯眯的问道:“大叔,我问一下这个地方的土地最近有没有听说要承包给其他人?”
土地说卖,其实并不是真卖,只是以一种出租的形式卖出去,最终还是要被国家收回的。尚青云直接说承包,也是担心引起这村民的误会。
一听尚青云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旁又停着一辆好看的车子,这村民立即变得尊敬起来,美滋滋的点燃烟抽了一口,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道:“这个到是没有,这种穷哈哈的地方,哪个(谁)看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