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高瞻远瞩(2/2)
程骏豪无语,宋徽宗这个昏君还真是当得很彻底,有这样一个皇帝全心全意的为当亡国之君而努力,北宋不覆灭就真的没有天理了。(八戒注:方腊起义是因为江南人民不堪花石纲带来的苦难而揭杆起义的。)
老王爷深深叹息一声:“大宋传承一百六十多年,恐怕就要在赵佶手中终结了。”即使对徽宗有再多的怨愤老王爷不会希望祖国沦落异族之手。至此刚刚的欢欣已经完全给惆怅替代了。
程骏豪安慰道:“事情未必真的会展到那一步,大宋无数英雄豪杰不会由得汉家天下为异族占领的。”
老王爷点头道:“这个我相信。只是这锦绣河山难免遭受战火侵略了。”
程骏豪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或许这是大宋重新崛起的契机也说不定呢。”
老王爷道:“那倒是。但不管怎么样都论不到老夫操心了。我儿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程骏豪摇头,道:“还没有想过。”他不敢说自己想远远的躲开袖手旁观,否则老王爷不用等到寿终正寝就会给活活气死。
老王爷微微思考一会儿后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皇帝让你承袭安定郡王的爵位,并且授予你几个没有实际权势的虚衔,名正言顺的将你留在京城。甚至会要你像我一般每天到朝廷报到。危险人物总是置于自己的视线以内比较有安全感。
程骏豪讶然道:“皇帝有这心机?”
“皇帝没有,但蔡攸、童贯有。他们一定会奏请皇帝的,你说皇帝会不同意吗?”
程骏豪苦笑摇头。
老王爷凝视着程骏豪道:“我知道你很想闲云野鹤隐居山林,只是安定郡王府世子赵楷已经重新出现,他们再不会容你重新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中。”
“我随时可以带着妍儿他们走人,出了京城天涯海角任我逍遥。”
老王爷笑道:“那以后你就要要过着被通缉的生活,你的画像会在全国张贴――当然通缉令上你会是某某江洋大盗或某某杀人凶手。你愿意每时每刻都担心有人跟踪追捕吗?如果他们在动用江湖的力量,恐怕即使你逃到天涯海角也会有人跟着。这方面你不是已经经历过一次吗?”
程骏豪凛然,杨门惨案、杨文鼎在他怀中逝去的情景再一次在他脑海中浮现。那些人可以雇佣一次杀手堂,也就可以雇佣第二次。杀手堂、阎罗殿……这些黑道组织绝对不会拒绝官府伸出去的橄榄枝。如果时刻总有人跟在自己后面追杀,那的确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程骏豪抬头问道:“那您有什么办法吗?”
老王爷微笑道:“赵佶虽然做皇帝很昏庸,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书画艺术家。像他这种人都有感情纤细脆弱的一面,只要感动了他什么话都好说。要不然蔡京、童贯为什么可以二十年长盛不衰呢?”
“你可以吗?”
老王爷道:“这并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情,只是一般正直的大臣都不屑于去做。”话中意思不言自谕:老夫自然更不会去做了。
程骏豪微微点头,但心头却不由有点失望。
老王爷微笑道:“如果你照我说的去做我保你可以安然无恙的走出京城,还可以消遥自在行走江湖。当然这也算是我对你的最后一个请求。”
程骏豪道:“您说!”
“很简单,公开承认安定郡王府世子的身份,承袭安定郡王的爵位就行了。”
程骏豪愕然:“那岂不是正如他们所愿了?”
老王爷哈哈大笑道:“放心,我会让他们大开中门隆重的送你出京。老夫一辈子装聋作哑,这临终不显露一下手段怎么对得起老夫这一辈子的辛苦,难道他们还能够猜忌一个死人吗?”
“你打算怎么做?”
“这个老夫暂且卖个关子。在朝廷你只能和老夫一样韬光养晦做一个闲人。但出了京城‘安定郡王’这块招牌对一般百姓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老夫不要求你出京之后必须做什么,一切随着你的心意。”
程骏豪试探道:“可以什么也不做?”
“当然,你可以带着两个姑娘远走高飞从此跳出红尘是非。”
“那干吗还需要我继承这安定郡王的爵位呢?”
老王爷淡笑道:“难道望子成龙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程骏豪摇头,嘿然道:“听起来好像对我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还是感觉好像被您计算了似的。”
老王爷笑道,“老夫确实用了一点心机,不过未来的绝对选择权依然在你手中。老夫就这点要求你可答应?”
“既然没有拒绝的理由,我当然答应!”
“如此,老夫当可以含笑九泉了!”
……
程骏豪走出老王爷的房间便知道自己确实给老王爷算计了。刚开始自己是何等抗拒“安定郡王世子”这身份,给老王爷这么分析之后竟然心甘情愿的承认这身份,而且还要更进一步承袭这安定郡王的身份。
不过程骏豪并不会因此而拒绝履行承诺,言出必行是他的行事准则。而且内心深处他何尝不是暗自庆幸老王爷替自己打开了一个难解的死结。
三日后老王爷寿终正寝,他走得非常安详,嘴角似乎还有笑容。
他真的是不带任何遗憾上路的吧!凝视着老王爷嘴角最后的笑容,程骏豪真正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王府上下对于老王爷的病逝早已经有了准备。神色悲切的王府仆役有条不紊的准备着一切,耿紫柔也非常懂事的不再闹事,整个安定王府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
程骏豪换上白色的孝衣守护在灵堂中。老王爷逝世的消息早已经有人上报朝廷。在京的所有官员、皇室宗亲都有前来吊唁。即使只是个闲职王爷没有任何权势可言,但毕竟顶着皇室宗亲和郡王的头衔。络绎不绝的人流几乎将这肃穆悲切的气氛破坏殆尽。程骏豪守护在灵堂中就是对这些前来吊唁的官员一一施礼答谢。
在众人眼中,程骏豪身体修长笔挺,身着白色的孝服一尘不染、头上长长的白色孝带垂在肩膀上衬得俊逸的面孔更添三分出尘风采。
“所谓玉树临风当是如此!”
“哼,小白脸一个,中看未必中用!”
赞叹者有之,妒忌者更多,但不管怎么样,程骏豪这个安定郡王世子给前来吊唁的所有官员都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徽宗皇帝也派了宫廷太监前来吊唁。而程骏豪还得按捺着心中的不情愿跪在地上听太监以阉人独特的尖窄嗓音宣读徽宗的圣旨。圣旨在说了一大堆废话后才在最后道明旨意:“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成王、谥号恭安,安定郡王爵由其子赵楷袭封。”可算是太宗以来对太祖后裔最高的待遇,若非是知道内情之人定会以为徽宗对老王爷是如何的器重和荣宠。
程骏豪苦笑着接过圣旨,心中不由暗自佩服老王爷的神机妙算。按照老王爷临终前的嘱托,程骏豪从袖子中掏出他临终前留下的奏章,交由宣旨太监上呈徽宗。
能否如老王爷所言大大方方的从中门走出汴京,就看这道表章了。
悬念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二天的徽宗便着太监前来宣旨:念成王为大宋社稷操劳一声,临终所奏照准。安定郡王赵楷可携成王骨灰出京依成王遗愿行事。
程骏豪闻言不仅动容,他不知道老王爷临终所愿是什么事情,但却听懂了两个字:骨灰!
北宋时候可没有火化的习俗。汉民族信奉的是入土为安,死人的遗体是绝对不容任何亵du,更别说火化。
如果这是老王爷的最后一着那对他而言这牺牲实在是太大了。
程骏豪至此终于被老王爷伟大的胸怀完全折服了。
……
接过圣旨后程骏豪并没有遵照圣旨将老王爷的遗体火化。不过有了那道圣旨他确实可以堂而皇之的出入京城了。
第三卷潜龙出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