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皇图三国 > 第009章 慕名

第009章 慕名(2/2)

目录
好书推荐: 末世之异军突起 局部有雨 超级商界奇人 数字修仙 心魔修真 地球上最后一个神仙 重生之祖龙霸世 皮影戏 气破星河 人之长生路

“爹爹,这小哥哥家的吃食好香!”跟随老者一同来的女童,不知道何时跑到了案前,捏起一个水饺放在了嘴中,闭着眼睛正一脸享受模样。

“琰儿,到了别人府中,怎能这般失礼?”老者嗔怒地瞪着女孩儿,眼底除了宠溺之外,还有几分无奈。

皇甫郦听着老者唤女孩儿琰儿,顿时想起面前这位老者的身份,这不就是东汉文学家兼书法家,蔡邕蔡伯喈么?他的女儿,就是蔡琰蔡文姬。蔡文姬生于177年,算起来眼下正是七周岁的年纪。只是,蔡邕这一代书法大家竟然跑来找自己求字,这世道还有天理么?

三国时代是隶书盛行之时,经过后三国时代钟繇和蔡邕的扬光大,八分楷才开始在士大夫之间流行。自己不过是早已熟悉楷书的行文特点,所以书法之上略有小成,哪有资格在蔡邕面前卖弄?想到此处,皇甫郦的脸颊更显通红。

陈群瞧见皇甫郦的模样,以为他要借故推脱,便叹息道:“这字今日只怕求不成,皇甫贤弟已然醉了。”

蔡邕抚掌而笑:“醉了好,醉了好。不醉何来张狂,人张狂,字便有肆意飞扬之美,此乃可遇而不可求之事也。”

皇甫郦本欲推辞,见蔡邕话语之中不容拒绝,只好苦笑着应了。一来蔡邕在名流士林德高望重,自己哪怕只是为了敬老敬贤,也不能拒绝。二来自己饮得醉醺醺,自席中迎客,本就失了礼数,实在也需要做点儿什么,以示赔罪。只是自己那字,初看新鲜,仔细探究,却是肤浅得很,恐怕入不了蔡邕之眼。

片刻功夫,丫鬟景儿已经取来了笔墨砚台。蔡邕之女蔡琰亲自跑上前,一边磨墨一边以怀疑的目光打量皇甫郦,显然是不认为他有什么了不起。

在陈群好奇、蔡琰怀疑和蔡邕期待的目光下,皇甫郦稳了稳心神,强迫自己进入无人无我,精气神合一的状态,随后在上好的绢布上泼墨而就: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词以楷书挥就,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望之有庄严雄浑之美。

众人围拢一处,观赏了许久,这才各自出一声低低的叹息,叹息中有赞有奇,更有几分不可思议。陈群着看皇甫郦,眼中满是震惊。这皇甫郦不过十八岁年纪,如何竟能将一书体挥至这种境界。书法这东西毕竟不等同于其他,无法短时间猝成。可是皇甫郦毕竟只有十八岁,难道在娘肚子里便开始挥毫泼墨不成。

“字虽华美,却过于呆板,细看有几分斧凿痕迹。”蔡邕抚着胡须,沉吟道,“贤侄小小年纪,有此成就甚是可喜,只是模仿别人笔迹太过的缘故,书法中失了自己的脾气和意趣。”

蔡邕毕竟是一代书法大儒,一眼便看出来皇甫郦的字乃是照着字帖照本宣科,虽然仿的形似,却缺少了自己的神魂在内。皇甫郦闻言松了一口气,若是蔡邕也没口子的夸赞,他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前世十几年的苦练,毕竟不能放在此时当做借口。

蔡琰嘟着嘴站在一旁,粉雕玉琢的脸蛋儿上都是纳闷之色,插嘴道:“父亲,这《饮马长城窟行》,不是您的旧作吗?琰儿也只看过一回,这小哥哥为何也知晓?”

蔡邕怔了一下,也将疑惑的视线投向了皇甫郦,问道,“老夫于诗词一道并不精擅,所以闲暇所作的诗词都置之高阁,这词贤侄从何处得来?”

望着几双亮晶晶的眼睛,皇甫郦一脑门的冷汗。本意是写一蔡邕的诗词,哄他高兴,谁又事先知道这老头儿并非卖弄之人,他自己作的诗词并不诉诸众人之口呢?这下自己作茧自缚,却该如何掩饰过去?皇甫郦心中暗自懊恼,急切间又编不出谎言,张嘴结舌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前世的他学习勘探工程,本是一谨慎细致之人,如今却是忘乎所以了,以为自己是穿越者,便处处高众人一头,结果行事之间处处都是破绽。此时还年轻,无人过分苛责,日后若想有一番作为,再这般莽撞下去,却是万万不可了。

蔡邕见皇甫郦面有尴尬之色,体会到他的本心,便摇了摇头,不打算再细问。陈群有心为皇甫郦解围,便指着案上已渐凉的水饺,对蔡邕道:“伯父既然来了,不尝尝这槐里侯府的镇府之宝,就实在有点儿可惜了。”

蔡邕闻言,对案上吃食也有了几分兴趣。蔡琰七岁稚龄,也是贪嘴年纪,闻言欢呼不已,顿时将方才追问之事抛之脑后。皇甫郦见状,急忙唤几个丫鬟重新去下水饺,自己则坐在案前,陪着说话,同时暗中告诫自己,日后再有筹谋,必将三思而后行。

三国时代的吃食实在泛善可陈,名儒蔡邕在品尝了鲜香可口的水饺之后,也是赞不绝口。尚未长成后世才女的蔡文姬对矜持二字的体会不深,径自吃了个嘴儿油油,肚儿圆圆。蔡邕吃罢,将已经晾干的写有《饮马长城窟行》的绢布仔细折好了揣在袖口里,然后便慈爱的望着蔡文姬,偶尔拿细布替她抹去嘴边的油渍。蔡文姬吃得眉开眼笑,粉嫩的脸蛋儿绽开的像花儿一样。

皇甫郦看着蔡文姬,感慨万千。这个自小以班昭为偶像,博学多才辨通音律的奇女子,在原来的历史上,命运多桀。先是嫁与河东卫家卫仲道,结果卫仲道一年后咳血而死,她被污有“克夫之命”。随后愤然返家的她,因为黄巾之乱,匈奴南下,流离在乱军之中,被掳往塞北苦寒之地,十二年后才返回中原。只看她生于名流大儒之家,如今这一副被呵护关爱的幸福模样,谁又想得到她日后会经历那般天翻地覆的变故。人生之际遇,最是不可捉摸。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