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章. 水炮台(1/2)
二百零八章.水炮台
当中国福建闽江之畔大兴土木建造船政局船厂,坤江两岸的坤甸船厂开始全面研究仿造西洋战舰的时候,1867年12月4日,地球另一面的英国泰恩河上出现了一艘模样奇特的小军舰,在当时,可能连它的设计者乔治·伦道尔自己都没有能想到,这艘小小的军舰竟然会成为他一生事业重要的奠基石。
staunch号——中国译为“师丹”的炮船,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排水量仅有2oo吨的小型炮艇,艇长22.86米,宽7.62米,吃水1.98米,装备2台蒸汽机、2座锅炉,功率134匹马力,航7.5节。
和进入蒸汽时代以来,那种比巡洋舰小,航迟缓,采用船旁列炮布置法布置火炮,以供杂役的旧式炮船完全不同,这艘小炮船具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先它抛弃了传统的船旁列炮布置法,而是在船头露天安装了一门9英寸口径的前膛巨炮,这门巨炮的炮身安装一套带有4个支柱的地井式炮架上,整个系统异常复杂,平时火炮低座在船体里,以防重心过高,保持军舰的稳性,战斗时则通过液压系统,在4——6分钟内将火炮举升到甲板上,每射一之后,火炮在自身巨大的后坐力推动下,再缓缓降到甲板下,进行下一次射击的装填工作。火炮射前必须下锚,否则谁也无法预料巨大的后坐力会对这艘小船产生怎样的影响。
除去独特的船头大炮布置方法,这种小型军舰的外形也颇具特色。军舰舰艏有一段锚甲板,采用的是类似鱼雷艇那种破浪效果较好的龟甲样式,上面安装有吊锚杆等设备。锚甲板向后的主甲板部分,四面都围有用于保护舰员的围壁,在船安装有火炮的甲板周围则装有更高的可折倒的围壁,用来防止军舰在高航行时上浪。军舰的主炮炮管通过这道围壁前方一个很小的炮门开口向外伸出,因为炮门横向空隙很小,主炮几乎不能左右旋回,必须采用“整船瞄准”法,即通过军舰的自身转动,来实现调整火炮的横向瞄准、射击。为此,伦道尔将这艘小军舰的操作系统设计得极为灵便,转舵度较一般军舰为高,2分45秒内可以旋转一圈。
在接近主甲板中部的位置上,矗立着高高的烟囱,让当时的造船界为之惊讶的是,这艘小船竟然连一根桅杆都没有,而且在这艘船上除了舰长室外,甚至没有为舰员留出任何居住空间。
浅眼来看,这些设计,不光是无法远距离航行,甚至连如何悬挂航海信号旗帜都成了问题。其实伦道尔赋予这种军舰独特的设计思路就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即,这种短宽的小型军舰根本就不是用来出海作战的!
19世纪中期左右的世界,大口径火炮是最具威势的兵器。在海洋上,它的搭载平台就是大型铁甲舰,而6地上,则是坚固的炮台工事。但结果,铁甲舰和炮台展成了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相对于铁甲舰,炮台上黑洞洞的巨炮阴森可怖,而炮台由于是固定的建筑,万一铁甲舰不进入自己的防守范围,而是另僻蹊径,暗渡陈仓,炮台就成为虚设。为解决这一对矛盾,当时各国的6海军界都绞尽脑汁,结果往往落入无限增大火炮口径、威力的俗套。而由伦道尔的staunch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武器——“水炮台”,即水上的炮台,外形看上去是艘船,实则并不作为军舰来使用,搭载巨炮的小船只不过是大炮的安装平台而已。水炮台和同样装备大口径火炮的铁甲舰相比,造价上可谓天壤之别,但装载的火炮所具有的威力却并无太大不同,属于低成本、极具性价比的火炮搭载平台。
受命关注这艘炮艇试验结果的伍氏在欧洲的耳目,很快就把各种技术资料搞到手了。联邦高层讨论这艘炮艇的实际作用时,欧洲各国海军也在仔细研究它。紧跟着的应该就是一连串的采购合同。
船厂的技术部门信心很大,这几年船厂不断扩建,各种设备不断添加,不过,除了民船,都是在修船,设计部门把能搞到的各种船舶设计数据,研究的底儿掉,这也好,省去了很多摸索的时间,直接接触到的就是经过实战考验的舰艇。但船厂维修任务很重,民船生产量也很大,新造战舰的费用时间人手占用的会很多,海军也没有考虑自行增加新舰的计划,贺总督和郑老大还盯着美国的那些军舰呢,船厂设计师们空有一腔热血,就是没有机会施展身手。现在见到这种小家伙,可来了精神,花钱不多,设计生产周期都短,也不会占用过多的资源,船厂也想借这个机会试试身手。
可联邦海军对于这种小家伙不感兴趣,郑老大当然不以为然了,他现在手里千吨的炮舰都张罗不过来,这小玩意又不能出海,用在内河吧,这么大的火炮又不能转向,海军要他干什么?
可是江四水看上了:“这玩意虽然不能到大海上与铁甲舰争雄,但是它搭载的火炮同样可以给铁甲舰以巨大的威慑,近海防御时占有优势。”
“江提督说的是,相对于耗费大量土木人工,经年累月构筑起来的6地炮台,水炮台在价格低廉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即这种炮台是可以移动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量布置到需要加强的濒海地域,驻扼口隘其力能拒甲舰,短时间内即能构成一个海上的炮台群。”贺总督接着说道。
郑老大盯着图纸也在点头:“这倒是,要是在坤江口,遇到这样几艘,还真麻烦了。目标太小,可威力不输大舰,麻烦的家伙。”
相比较婆罗洲的防卫相当薄弱,主力舰队常年在各外海巡守,国内继续补充有效的近海作战武器。水炮台就是选,它的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又适合婆罗洲近岸环境。
船厂乐了,设计师们一头钻进屋子里不出来了。
眼前就有几种类似型号美国内战时期的浅水炮舰。比如装甲舰“奇科拉”号、“棕榈州”号,排水量4o4吨,是通常的邦联设计,一个隆起的中央装甲堡将四门炮安置在很低的干舷舰体上,里面装备2门228mm9吋炮,2门178mm炮,单螺旋桨驱动。舰长45m,宽1om,吃水4m。
再有,装甲舰“亨茨维尔”号、“塔斯卡卢萨”号,排水量366吨,1门162.5mm炮,3门12omm4吋32磅炮,舰长45m、宽1o.3m、吃水3.2m,单螺旋桨驱动。
为了强调机动性,江四水提出火炮旋转的必要,还特地要求安装最新的锻铁炮;郑老大提出还是要具备一定适航性,至少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机动调度。
船厂绝对重视,两大提督的话谁敢不慎重?裴兆龙还为其设计了新型旋转炮架,船厂为炮艇设计了装甲。前些年,从美国购回的老式浅水炮艇已经被研究透了,它的火力和适航力都作了改进设计,加入到水炮台的设计里。
几周后,改进计划拿出来了,加高船舷,提高巡航度,采用半防护装甲掩体,安装一门9吋火炮,射界12o度左右,1、2门近距防卫火炮,吨位在3oo吨左右。
这回郑老大也加上了注意,对着模型翻来覆去的看,几个大佬都点了头,江四水最后拍了板。
虽然短肥船型机动快性与适航性不高,不能适应远海航行,低时的操作反应又较为灵敏,而且本身就是用作移动水炮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基本能满足近岸防御的需求。对于海岸周边地域也更构成一定的威胁。
35o吨级近岸炮艇,舰身42mx9.2mx2.3m,两门火炮分列前后,1门228mm2o倍径9吋火炮安装在中线靠前,副炮是12omm口径24倍径4o磅后装线膛锻铁炮,连旋转炮架6ooo磅,有效射程3ooo米,射每分钟3。这可不是仅能射24磅炮弹的旧式炮啦,是联邦自己的新型火炮,射程和主炮不相上下,侵彻力杀伤力没得说。
甲板上另设两挺马克沁机枪,中部架设一具帆桅,巡航时使用,携带一艘救生艇。编制28人。可以9节度巡航,战时编制每门炮9人,全舰编制28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