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坑之谜 第069章 天坑背后Ⅱ(1/2)
谷振川咳嗽了几声,对着李明反问道:“这明摆着是自然灾害,你们凭什么肯定这一切是人为的,你们有什么证据。人有那么大的力量能操作自然吗?”
其他的人在听到谷振川的话后,都看了一眼梁岳,然后急忙符合这谷振川问道。
李明听后,立即调出了几张天坑底部的照片,指着照片说道:“这是我国西南部的天坑局部图片,从上面我可以看到坑壁的岩层属于可溶性岩石,这一类岩石只要包括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也就是我传统说的喀斯特地貌结构。而在这些天坑下面有着大量的地下溶洞,有地下河流的存在。这一类天坑就属于自然形成的冲蚀型、自然塌陷型天坑。”
接着,李明换了另外几张图片说道:“这是我国西北部、东北部、华南部、华中部的部分天坑。因为存在地下矿物质资源的开采、水资源过度开采而导致的人工塌陷型天坑的产生。这样的天坑结构形成的特点一般是:沿着坑道坍塌形成、局部土层坍塌。这一类天坑地质没有大型的岩层结构,多是水土层结构,这也导致形成的天坑深度较浅,面积不大等特点。”
“而此次在华北地区出现的天坑,我们从它的地质结构可以看到,他是由一层硬度6~7度普氏硬度系数的页岩组成,其中还含有大量的金属矿物质大大的加大了岩石之间致密度和硬度。从岩层上他不具备形成天坑的条件。下面我在看地下河,而地下河距离地面400米一下。这是地下河地生物,我们从生物生长的情况来看,这条地下河已经存在了近1000年。可它为什么在霎那之间垂直上冲,改道冲击岩层。造就了大地震和天坑的形成。从能量守恒定理来看,他必然有一个能量的提供者,而能提供这么大的能量只能来自空中。我们以往的气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天坑和地震形成的前一周内了,发现有来自四个方向的电离层喷射气流向这边集中。这是气象学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次运动有违大气移动的定理。电离层喷射气流只会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犹如河流一样。会如此移动只可能是认为的改造,如同把河流决堤、拦截一样,必然会造成改道。所以说华北地区特殊地质天坑的出现和气侯的异常性属于人为操作,人为导致的天坑形成,人为导致的极端气候异常性变化。”
李明把唐明晰总结整理出来的报告拿了出来,和图片一起对照着给坐在下面的上将们解释道。
这时,李明把整体的原因和调查结果都和盘托出了出来,会议室还是一样的静。没有任何反对和抗议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