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潮汕大战(1/2)
渡过珠江后,永历率领明军继续东进。由于清朝占领广东后,为了防卫郑成功对沿海的骚扰,命令沿海居民全部内迁,这就造成了广东沿海人烟稀少,这方便了明军的行动,甚至在白天也可以行军了,三天后,明军到达了潮州地域。
潮汕是福建进入广东的东大门,当年绍武朝廷,就是因为李成栋自此西进偷袭广州,而覆亡的,想起这些,永历不免得感慨一番。正当大军行进中,前军有人来报,靳统武伏击了一队清军,为首的是汕头镇副将,还携带了不少金银财帛。
永历命人将那俘获的汕头副将押来,要亲自审问。一会,靳统武带人押着一个梳着辫子,身着清廷武将服的来到中军。永历问他姓名,官衔,做什么的,这名副将被俘后,已经挨了一顿好揍,怕再挨揍,就有问有答,把自己知道的全说了出来。
这名副将叫侯长安,原来是郑芝龙的副将,后来投降了清军,郑芝龙死后,又追随尚之信南下广东,现为汕头镇武五品副将。
潮汕地区毗邻福建,以前经常被郑成功水军侵扰,清廷平南王尚可喜入镇广东后,命令心腹爱将付瑞海担任潮汕总兵,派二万清军在此镇守。因尚可喜调度有方,总兵付瑞海指挥得力,三次击败偷袭的郑军,使郑军三年不敢上岸侵扰。
今年适逢付瑞海五十大寿,朝廷派人嘉奖,擢升其为湖北绿营总兵,这双喜临门大好事,部将们就要大肆操办寿筵,潮汕的乡绅都要亲自登门拜寿。潮汕大营驻扎在汕头镇,而付瑞海的家在潮州城内,寿筵也不能在军营里举行,付瑞海几日前就回到潮州城内的总兵府准备寿筵。今天正好是大寿的前一天,侯长安带着众将凑的寿礼先行去潮州,大营内其他将官除了留下几个值班外,其他武官随后就到。
永历听完,心道:“明军马上就要达到闽粤边界,等翻过南岭,便是此次长征的目的地——闽赣山区,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明军的补给早就告急了,将来要在闽赣山区建立根据地,也是需要大笔钱粮,这笔钱从哪里凑集,永历还没有定策。如果能攻破潮汕,明军的补给就不成问题了,真是机会难得。”永历想好立刻叫人召集文武大臣开会,明军就地隐蔽休息。
会上,永历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文臣们集体反对,说明军不过六千,怎么能对抗两万绿营。武将们虽然也有此担心,但长征以来三个多月,自泸水到潮汕,明军就没打过仗,早已憋出鸟来了,这次攻打潮汕,只要策略得当,还是有几成胜算的。
永历听完众人的意见,微微一笑,告诉群臣,胜算不是几成,而是有十成胜算。在群臣惊诧的目光中,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众人听后,无不大呼,奇策妙计。
正说着,有斥候来报,又来了一队清军,军官居多。永历“哈哈”一笑,道“这不是送上门来了。”说完派出靳统武率两连明军围歼这股清军,不许走脱一个。
靳统武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转身带着两个连明军,去前边大路旁,做好了埋伏。等这队清军进入埋伏圈,靳统武一声令下,明军冲出草丛,打的清军措手不及,五十余个清军死伤二十多人,其余全部被俘,包括全部清军军官。等靳统武将这些俘虏押到永历面前,永历脱下黄袍,换上明军军官的装束,对这些俘虏说自己是延平王的部将刘国轩(这是永历知道为数不多几个郑成功的部下名字)。虽然这些清军军官看这支军队衣着破烂,但都没有留着辫子,确是明军的打扮,潮汕也早已没有明军活动,遂信自己是被郑经的军队所擒。
靳统武问如何处置俘虏,永历深知这些俘将虽为汉人,但心怀满清,甘愿为满人做征战的马前卒,每个人手里都沾满了汉人的鲜血,要他们真心投诚,使绝对不可能的。于是叫陈起月和靳统武甄别一下,胆小怕事的留下几个,剩下的全部活埋。
陈起月和靳统武立即着手去办,再细致的审问后,留下了三个吓得尿裤子的俘将后,其中就有那个运送寿礼的副将侯长安,其余的全被靳统武就地活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