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大明永历 > 第十三章 科考取士

第十三章 科考取士(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妖逆 饮血狂刀战天下 昏天 钧天 逆世神功 碎虚无极 明朝那些人 意想不到的三天 武魂界 会法术的小熊猫

这些天,井冈山里出了个新鲜事,大明皇帝要开科取士,这可是多少年没有过的了,并且还有规定,必须得是大明的军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可是不管是原来云南的老兵还是潮汕跟过来的降兵,有几个识字的,不全是大老粗嘛,所以开榜几天来,应者寥寥,一共报名一百来人。后来还是四大家族听说了这个消息,尤其是杨氏和田氏表现的最积极,说什么开科取士怎么能少了本地士子,请求自己的子弟也要有应考的资格。永历考虑了下,也答应了下来,这样到了考试那天,在简易考场上出现了三百多应试的。

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方以智担任主考,兵部尚书陈起月担任副主考,也不进行什么乡试会试之类的,一切从简,直接殿试。考题是永历亲自出的,他可不会什么四书五经,搜肠刮肚想出了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作为考题。

方以智和陈起月办事效率很快,考完后,两天就判出了成绩。等把判为前二十名的卷子摆到永历面前,等着御览,判出一甲高下。两位主考看到永历笑嘻嘻的拿起卷子,反而不安起来,脸都涨的通红,低着头不说话,好像是他们考的一样。

永历随便拿起一张卷子来,看着那些繁体字直犯迷糊,看了半天之乎者也,没明白怎么说的是什么。他那里懂得什么八股对仗啊,把手中的卷子一扔,“哼”了一下,不再看那些卷子。

方以智和陈起月两人为什么这么心慌,是因为那三百考生水平太差,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八股水平连秀才都不如,其中就算有几个写的稍微好的,怎能进得了大明进士出身的二人法眼。可是作为主考官,便是考上的恩师,可给这种水平的做恩师,两个人脑袋都疼,尤其是还要呈给万岁爷御览,显得他俩水平也臭似的。他俩看到万岁爷把卷子都扔了,还以为龙颜大怒,其实还不是因为永历看不懂。

陈起月偷偷给方以智使了个眼色,心说:你赶紧说话啊。方以智心里倒也放开,举子水平不高,能怨主考的吗,于是正色道“陛下,臣等主考会试,但举子们不是原来的军士就是当地的秀才,有才学之人甚少,文章写的也是不堪入目,现在初创大业,应循序渐进才是。”

“啊,对,方爱卿所言甚是。”永历可不说自己看不明白,跟着打哈哈道,“既然水平不行,也是情有可原,但此次选贤与能,不能循老例,应该不拘一格选择人才。”

“陛下,那该如何甄选?请示下。”方以智毕竟是科举出仕的,当年也是考的八股文章,除了八股取士外,还真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办法。

永历挠挠脑袋,说“别管什么八股啦,锦绣文章啊,主要看看谁写的有道理,文字通顺就可以啦,朕要的是有真实才能的,不要迂腐的酸秀才!”

陈起月现在急于表现自己,连忙出口答应下来。方以智思想开明,倒也没提出异议。于是两人又把试卷拿来,重新的筛选一遍,按照永历的意思,又从中找出了二十份试卷,交给永历御览。

永历把那二十份卷子通通看了一遍,虽然也是繁体字,但毕竟不是八股般晦涩难懂,其中也有写的好的,永历大笔一挥,对着方以智和陈起月指点着,状元就是他了。

陈起月走过去拿来卷子与方以智同看,这份卷子是个随军文吏写的,名字叫金川,是李定国的老兵了,书写水平一般,但道理写的深刻,更有自己这些年来转战南北的体会,甚至结尾还有誓言,要永远跟随大明皇帝,“上刀山,下火海,再所不辞。”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大明皇帝永历的狂热敬仰和崇拜。

方以智看着永历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心想这文章就是一个卖菜的也写的出来啊,将他定为头名,那些苦读的秀才该置于何地。倔脾气也上来了,当即反对将其定为头名,而是提出将一名杨氏秀才杨厚才定为头名。永历就看着这篇文章顺眼,怎能答应,于是两人就争论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