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河东狮吼(1/2)
方德,年方六十有二,广东肇庆人,明里在广东贩卖丝绸,暗里却是少林的俗家弟子,胸怀反清复明之心,喜好结交江湖朋友。十年前,永历刚在肇庆称帝的时候,方德曾做过乡绅代表参拜过,所以识得永历的长相,今天一见,又不敢肯定,更何况这是在清廷治下的广州,所以才悄悄暗示永历,避开外人,回到客房,两人详谈起来。
如果说方德,永历不熟悉的话,那么对于他的小儿子方世玉,却是如雷贯耳。不过等永历问起方世玉来,方德却很奇怪,因为他前年才续弦娶的苗翠花,去年生的方世玉,而此时的方世玉尚在襁褓之中,不过一岁,江湖上那会有什么名声。方德忙问永历怎么知道他家的小儿子,永历知晓详情后,也不能预言说:这娃娃将来必成大器,是“广东十虎”之一,江湖上比他老子出名。要是这么说,永历不成算卦的了,再说方德也未必信,于是永历连忙打起“哈哈”,话头一转,说到贩卖瓷器,筹措军费上去了。
对于做生意,方德毕竟也做了三十几年的丝绸买卖,那是行家里手,当听到永历要将大批的景德镇瓷器贩卖到澳门,却面有难色。永历忙问有何不妥,方德倒也直言,将广东近来一些情况讲了出来。原来清廷近些日子下令——禁海,禁止任何船只入海,就是渔民也要上岸种地,同时也禁止了海外贸易,通往澳门的陆路和海路全部禁行。
这可难了,在这批瓷器上永历可是压了大本钱的,如果不能尽快出手,没有了银子,那一万明军怎么养活,反清大业如何继续,永历想到这里,脑袋就疼了起来。
方德也是跟着着急,突然灵机一动,说道“虎门镇副总兵岳岐山与我有些交情,我去设法联络,走水路倒是可以,不过就是没有船敢出海啊。”
永历听到还有海路可走,突然就想起了盘踞在大傲岛,大半年前封的那个抚夷大将军、水军副统领张水蛟,只要找到这个海盗,几膄大船就不成问题。想到这里,说道“船不是问题,只要方先生能打通海路。”
“没想到陛下在这珠江湾还有船,真是天佑大明,虎门那里交与在下了,陛下放心,另外我还有一千匹广绸,想陛下能不能帮忙一并带走。”方德见大事可成,就顺带想夹带点私货。
“可真会做买卖!”永历暗想这方德的狡猾,转身对靳统武说“靳侯爷,麻烦你去大傲岛走一趟,张水蛟,你也认识,叫他想办法弄两条大船来,我们在虎门码头等你回来,快去快回。”
靳统武也不罗嗦,点头领命,带上两个护卫,再加上一个向导,就趁天还没黑,出城去了。
永历与方德继续交谈了一下午,从各自身世讲到反清大业,从少林武当讲到红衣大炮,两人竟有相见恨晚之情。永历见这方德博文广记,身怀武功,就算在江湖上也有那么一号,就起了收为己用之心,封官许愿是永历最擅长的了,反正也不花钱,可是人家方德不要那“虚名”,想必现在大明朝朝的官也是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于是永历就封了一个没品的“奉御大夫”给方德,方德这才接了。
天色渐黑,马上也到了要吃晚饭的了,方德看到永历也没有什么皇帝架子,遂斗胆邀请永历等去他的家中用晚饭。永历也是乐不得想蹭顿晚饭(穿越前何凯的苦日子过惯了,就是有点吝啬,舍不花钱),更何况早就想见见那个小屁孩方世玉了。
等到了方德的家,才发现方德有严重的“恐妻症”。永历等人刚一进方府,一把菜刀就向方德飞了过来,还好方德会武功,另外“菜刀”也不想要人命,方德轻轻闪身,就避开了,菜刀“咣”的一声插进门柱上,紧接着一声娇呵,“死老鬼,死那去了?这么晚才回来,不知道都等你吃饭哪?”
方德老脸一红,马上弱弱地向永历解释说“不好意思,陛下,我家有河东狮,家教不严,都怨我,都怨我。”
永历笑了笑,心想“老小子,谁叫你六十来岁了,非要老牛吃嫩草,娶了个二十岁的大姑娘,活该!”(何凯穿越前,关于方世玉的电影可是看了好几部,方世玉他老妈苗翠花是多么的凶悍,还不知道么?)但是嘴里不能这么说,忙道“理解,理解。”
还是方美玉机灵,喊了一句“妈,快来,咱家来客人了。”这才了父亲的尴尬。
“吆,来客人啦,快屋里请。”一个穿红绸夹的,面貌方正的少妇从堂屋走了出来,旁若无人的抱上老方德的胳膊,想必这就是方世玉的老妈苗翠花了。
“去,去,快去准备,叫老大出去到凤仙楼叫一桌最好的酒席,搬家里来,今天来的可是贵客。”方德脸更红了,赶紧甩脱盘在手臂上的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