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八旗子弟(1/2)
永历要拉拢天津卫绿营的总兵鲁中山,可是苦于没地方下手,问问随行的苗显、洪曜等人,谁都不认识他,也不知道这鲁中山的底细。
这可怎么办?难道就白白丢掉这次机会,如果能争取到鲁中山,就等于在北方给满清按了颗“定时炸弹”,将来反攻中原的时候,也许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听鲁中山是什么样的人,他怎么当上绿营总兵的,怎么又对满清不满的,心里是不是还怀念前明等等,全部是需要调查的,可问题是永历等人在天津卫没有熟人,这些问题该向谁打听,才能打听清楚。
永历(也可以说是何凯)有个优点,就是认准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放弃,意志非常坚决,要不他也不会穿越来明末了。
为了这事,永历特意准备在天津卫多留两天,除了王富贵留下外,把所有人都派出去,四处打听关于鲁中山的消息。两天后,在众人的努力搜集下,甚至不惜使钱,终于得到了关于鲁中山的一些消息。
鲁中山是南明降将出身,曾经是江北四镇之一高杰的心腹爱将,后来高杰被害后,鲁中山保护高杰的遗孤渡江到了南京,南京沦陷,没办法只好投降了满清,因为在后来与农民军作战中立功,晋升为总兵,两年前换防到天津卫。
永历听完带回来的消息,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鲁中山是高杰的部将,听人说漕帮黑虎堂堂主付君义也曾经是高杰的部将,明末时高杰的部队驻扎在徐州,是不是那时就与漕帮有了联系,所以现在才会暗中保护漕帮。不过现在满清朝廷要对漕帮动手了,不可避免的鲁中山就成为朝廷消灭漕帮的绊脚石。
鲁中山现在应该自身难保了,满清朝廷肯定会想法销了他的兵权,否则在镇压漕帮的同时,随时都有兵变的可能。鲁中山的绿营在天津卫算是最强的一支,据说有马步兵一万人。
这么说来,付君义应该和鲁中山有些联系,找到付君义,就能联系上鲁中山。
于是永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众人,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赞同。永历想:我真是越来越聪明,我都佩服我自己啦!
可是付君义远在济宁,这远水也解不了近渴,还是先设法联系上付君义,再由他引荐给鲁中山,只有这样才能接近鲁中山,然后再想办法使他重归大明。
天津距离济宁八百余里,一去一回就得十来天的路程,永历现在还需要去北京,时间上不够充裕。
于是永历派方孝玉马上坐船回济宁去找付君义,求他给写封引荐信即可,应该不会很难,等从济宁回来后,直接去北京。
永历现在越来越喜欢方孝玉这个小伙子了,做事有胆量,又细心,脑瓜还好使,用好了,将来必是大将之才。
就这样,永历等人送走方孝玉后,立即启程赶往北京,开始自己的“赌场大计”。这回也不用再去找洪曜了,看店护院的保镖是现成的,只要再找一个好掌柜的,算算帐,问题就解决了。
从天津卫到北京,永历等人并没有坐船,而是雇了一辆大车和四匹快马,永历坐车,其他人骑马,沿官道迅速赶往北京。
北京!我来了!永历心里不知道呼唤了多少次。
这座千年古都,无论是现在的永历皇帝,还是穿越前的何凯,都从来没有去过,永历以前作为藩王没有宣召不得入京,而穿越前的何凯穷的叮当响,更不可能奢侈的去“首都”旅游。
先到了通州,略是休息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北京。半天后,终于赶到了北京。
从永定门进城,沿着熙熙攘攘的大街,永历一群人如同一群乡巴佬进城,被北京“天子之城”的雄浑和厚重所震撼,巍峨的城垣,高大的城楼,绵延宽阔的大街,就连北京人走路都是鼻孔朝天,不可一世。
这是天子脚下的北京城,是大明朝历时三百年建成的,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首都,不过现在换了主人,来自东北苦寒之地的,落后的“女真人”成为了他的主人。
大街上随处可见腰扎黄带子,身穿华贵丝绸旗袍,手拎鸟笼的八旗子弟。可能是过惯了苦日子,满人进了北京城后,特别是占领江南,有了充足的“铁杆庄稼”之后,就迅速的腐化堕落,除了每天早晨去八旗衙门报个到,然后就是茶楼、酒馆,一泡就是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