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见面大礼(1/2)
自己把人家姑娘拐跑了,人家这不找上门来了!永历知道面前的是“南海龙王”金璃虎,以他的身手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进小皇宫,易如反掌,此时身边除了靳统武和洪熙官以外,再也没有能打的了,而且此时,屋内除了金璃虎外,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啸风,要杀自己易如反掌。
可是看情景,金璃虎并不想对自己出手,起码现在没有这种想法,不然也不会跟自己废话。想到这些,永历心里反而释然了,平静地走了过去,坐到金璃虎的身边。
“呵呵,老夫是化外之人,就不给万岁爷行礼了!”金璃虎笑着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金总瓢把子,这个道理你不是不知道吧?”永历心想,朕可不能在气势上落了下乘,让你这海盗头子瞧不起。
“哈哈,皇帝好像是在北京吧!请问您又是哪位皇帝?”金璃虎嗤笑道。
永历听了金璃虎的嘲弄,也不生气,而是指了指脚下的土地,沉声说道:“此处是大明的国土,外面的旗帜是大明的金龙旗,你的面前是大明的皇帝,见了皇帝为何施礼不跪?”
“井冈山不过弹丸之地,岂可面南称孤?与我这海岛上的海大王也没什么区别吧?”
“燕雀安知鸿浩之志,朕乃大明神宗的直系子孙,十五年前继承大统,虽历尽苦难,屡遭不测,但是朕心中的热火不息,每日告诫自己,以复国为己任,匡扶天下,保境安民为首务。而你一个海盗,却口口声声称皇帝在北京,你可说的是满清鞑子的皇帝,难道你忘记自己是什么出身了吗?难道你剃发易服后,就不认祖宗了吗?”永历一时言辞激烈。
永历话音刚落,外屋传来响动,啸风正要进来。
“这里没你什么事!在外面守着。”金璃虎低声斥道,接着又说道:“满人已经定鼎中原,大江南北皆是其治下,你又如何能复国成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满清入关后,倒行逆施,为稳固统治,强行‘剃发易服’,夺我汉人衣冠,妄想使我们忘记祖宗;又逐年加赋盘剥百姓,用百姓的血汗供养满人的‘铁杆庄稼’;近年更是屡屡圈地,剥夺汉人百姓的土地,失去土地的百姓要么沦为‘包衣’,要么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如此暴政,罄竹难书!”永历一口气说出,语气坚厉。
“这又如何?北有满洲八旗雄踞,南有三大藩王守边,满清统治日益稳固,明朝如何能复?”
永历没想到这金璃虎看似粗人,说话却是头头是道。不过金璃虎所说,永历早已想过,而金璃虎不但是金凤的父亲,还是南海最大的海盗头子,以前就是争取对像,索性就说出实话,看他如何反应。
于是便回应道:“大明复国,如‘火中取栗’,满清虽然强大,但朕也不是没有机会。”说着,一根一根伸出手指。
“第一,满清暴政,欺压各族百姓,百姓早已心怀不满,只需振臂高呼,便从者群至!其二,三大藩王乃是降将出身,与满清相互猜忌,不出几年,藩王必反!其三满清皇帝幼弱,朝内权臣当道,分为鳌拜一派和保皇派,两派正忙于内斗。其四,外敌环伺,漠北准格尔部蠢蠢欲动,台湾郑氏屡屡内侵,使满清军队苦于奔命。其五,朕有信心,也有诸位贤臣襄助,文武用命,只需等待时机,乘势而起,江山可复!朕现在文有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武有李定国、靳统武、洪曜等人,人才济济,上下齐心,光复大明指日可待!”
永历说完,再看金璃虎的表情,一脸震惊的样子。想想也是,以前在人们的心中,永历皇帝不过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可怜”皇帝,被各个军阀们传来传去,有时候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今天自己在南海大海盗头子面前,却表现出霸气的一面,金璃虎不奇怪才怪。
金璃虎喝了口桌上的茶水,而后摘下自己头上的毡帽,露出披头散发的脑袋,指了指脑袋,说道:“我是广东东莞人,曾经跟随袁督师去过辽东,在宁远城下与鞑子血战十数次,后来袁督师遭难,我才回的老家,不过在老家又遭人陷害,不得已才带着金凤跑到海上当了海盗,十几年后,金凤成了大姑娘,我也变成了南海最大的海盗,来,你看看我可没有剃发易服。”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