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娃娃太子(1/2)
听了刘体纯关于“闯王宝藏”的叙述后,永历对那“七千万两”垂涎不已,可不是一千万两,那是“七千万两”啊!有了这些银子,将半个华夏买下来,都差不多,关键是满清卖不卖?
不过银子再多,也只能想想而已,毕竟那一大堆银子还不知道埋在哪个“犄角旮旯”哪,李自成可不会让别人轻易得到的。
为期三天的“大明第一次全体文武大会”终于胜利闭幕了,与会的各个军团的新任长官们,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去。尽管只有短短三天,但是这些将官们从井冈山上,和自己的万岁爷身上,看到的,学到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要分散敌人的力量,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在运动中,消耗敌人,围歼敌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等等,这一个个的新颖的战法,让众将们大开眼界,又受益匪浅。
永历并不是让将军们死板的去执行自己的战法,而是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去自由发挥。他说人的聪明才智是无限的,在战争中尤为如此,作为一名将军,必须有着眼于全局的能力,有掌控自己的军队,调动敌人的能力,这才是一名能打胜仗的指挥官。
永历的这些兵法理论,让将军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有人认为万岁爷是“孙子”附体了。对于这些,永历都一笑而过,其实让自己的将军们佩服自己,乃至崇拜自己,也是驭下的一种“高明手段”。
各个军团的军团长必须及早的赶回各自的“根据地”了,与满清的“争夺”才刚刚开始,必须争取时间,在满清发觉前,做好布置,以应对不久即将到来的“大战”。
这次来的各个军团长,除了对皇帝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加坚定的拥护大明皇帝以外,彼此之间也相互熟识了,几个军团长之间甚至相邀,要在大明复国后一醉方休。而黑山和刘体纯这两位还互相打赌,看谁的军团能够壮大的更快。
所有这一切,正是永历乐于见到的,将军们彼此熟悉了,可以在将来的战局中互相配合和支援;相互之间既协作,又竞争,这样可以促进每个军团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战斗中,消灭更多的敌人,占领更多的城市。按某人的话说,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阿桑妹也与古拉达、哒铁妹一起离开了,尽管这几天,永历已经习惯了阿桑妹的温柔,但是滇西的严峻形势,还是使阿桑妹尽快赶回去。在阿桑妹临走的那天晚上,与永历“狠狠”地享受了一夜的“温柔”,让永历第二天又一次差点下不了床,不过阿桑妹却像没事人一样。
送别各个军团长后,永历终于感觉自己可以休息一下了,这眼看除夕便要到了,是不是也应该置办些“年货”,准备过年了哪?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一个嘹亮的声音又在小皇宫里响起,永历的第二个孩子,皇后杨灵秀终于生产了,竟然还是一个皇子。
这一次,永历接受到的朝拜祝贺,比大皇子要热烈的多。任谁都知道,皇后所产的皇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是嫡皇子,是要被立为太子的。所以不管是出于庆贺嫡皇子出生的公心,还是想要巴结皇后的私心,井冈山上所有官员,全部都去小皇宫外,对着皇后寝宫的方向,做了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甚至还有的官员,要凑份子来祝贺,被永历知道后,马上遏制了。此风不能开,山上的官员本来就没有俸禄,生活清苦,如果再凑份子随礼,此风一开,其他官员必然会群起仿效,自己这大明天子,于心何堪,岂不是带头“腐~败”。
本来皇嫡子出世,按大明祖制,是要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的,可如今大明范围不过井冈山,所以这些不现实的就不做了。永历现在手中有点银子,破天荒的按照官阶的大小,给每个大小官员,还有明军士兵发了犒赏钱。钱不多,人人有份,就是晋王也被赏了二十两银子,让李定国既哭笑不得,又感叹永历的良苦用心。
要知道,在大明朝的历代,皇嫡子出生,作为大明的朝臣,多少是要表示点的。可如今皇嫡子出生,永历皇帝非但没有按照以前的老令收受大臣们的“份子钱”,反而给臣子们犒赏,这让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明军的士兵,都对皇帝和刚出生的嫡皇子产生了不同一般的感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