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大明永历 > 第五十二章 湘西群匪

第五十二章 湘西群匪(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妖逆 饮血狂刀战天下 昏天 钧天 逆世神功 碎虚无极 明朝那些人 意想不到的三天 武魂界 会法术的小熊猫

如果说吴三桂让岳岐山不得不随时提防,但毕竟还没有撕破脸造反,最近让岳岐山最烦心的却是韶关西北部与湘西交界的地方,那里匪患猖獗,大白天的就敢在官道上拦路抢劫,不但抢过往客商的,还抢官府的东西,就是派兵押运,兵力太小,依然还是会被抢。

据探子查明,这些强盗并不是韶关当地人,而是从湘西来的土匪,因为湘西土匪太多,客商都不敢路过,只好绕道韶关,这样土匪们没有可抢的了,就转移地域,来到韶关继续抢劫。

湘西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民风彪悍,自古就是官府难以管束的地方。大明的历朝都发生过湘西暴动的事情,不是汉民暴乱,就是苗、土等族叛乱,为了镇压,耗费了大明的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收效甚微。到了清初,湘西依然是叛乱不断,大大小小“占山为王”的土匪达到上百支,其中势力强大的土匪,甚至可以占据县城,向全县的百姓收粮征税,简直就是“土皇帝”一般。

湖南虽然是吴三桂的势力范围,连各府县的官员都要他点头任命,但是湘西却从来就没有真正受到他的统治。即使在顺治初年,吴三桂几次派去围剿的清军,无不都是撒羽而归。

“湘西土匪”太难打,比老鼠还要难抓,他们是天生的“游击战”专家,这点永历早就知道,另一个世界中的“剿匪片”,可是没少看,当然知道“湘西土匪”的彪悍和狡猾。但是现在正值“反清”的关键时刻,而“湘西土匪”正是可以利用的强大力量,永历对此开始动上了脑筋。

如何能让桀骜难驯的“湘西土匪”归顺大明,将他们组织成一支大明的军队,成了永历此时最想实现的目标。

“湘西土匪”有上百家之多,散布在湘西各个府县,多在群山峻岭之中,别说想要收服他们,就是挨家联系,就得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更何况每支土匪的组成也各不一样,有的土匪是由汉民组成,有的土匪是纯粹的土家人或者苗人组成,还有的是成分混杂。每支土匪的人数也不同,大股的土匪可达几千人,小股的土匪也许就几个人。

湘西如此复杂的情况,还真让永历头痛,就是因为土匪太多,又没有能够服众的领袖人物,都不知道找谁去谈。

不过岳岐山还透露出,湘西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土匪共有七股,分别是芦溪龙家(土家人),禾秧山覃猫子,绥宁阿铁(苗人),香炉山钻山豹,老爷岭刘秃子,虎跳峡朱大肠,盘龙山麻顶天(苗人),这七股土匪每股至少在千人以上,实力强大,在湘西当地是名副其实的“土霸王”。

这七股土匪有些并不是真正的土匪,例如芦溪龙家和盘龙山麻顶天本来就是世家土司,世代居住在湘西,受朝廷的封赐,但在明末乱世中,也不介意偶尔做些“拦路抢劫”的事情,说他们是土匪也不为过。其他的覃猫子、阿铁、刘秃子、朱大肠等则是真正的土匪,“拦路抢劫”都是家常便饭,“杀人越货”才是他们的正业。

这几大土匪伙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比如阿铁和麻顶天虽然同族,却是世仇;钻山豹则和刘秃子、朱大肠不对付,常发生冲突。

至于其他的土匪,实力则弱小的多,人数多在千人以下,无不唯以上的大土匪伙马首是瞻。当然还有一股土匪人数虽少,但是骠勇善战,下手毒辣,连七大匪首都避让三分。这股土匪为首的叫做姚福安,手下只有不到百人的土匪,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他们抢劫的对象不是高门大户,就是县衙官府,曾经做下连抢三座县衙的重案,为此满清官府年年发布缉捕公告,而姚福安年年名列头名,故此江湖上送了个绰号湘西匪王——“姚大榜”。

听着这些湘西传闻,永历一时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这些土匪无不是好勇斗狠之辈,如果贸然去寻找他们,甚至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怎么办?永历和岳岐山喝了半夜的酒,而后回到客房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湘西地处粤湘黔川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能拉拢到这些土匪,就相当于在粤湘黔川之间打下了一个楔子,远说可以牵制吴三桂,近说可以支援井冈山,作用是相当的明显。

想了一夜,永历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早晨的起床后,吃过早饭,拜别了岳岐山,踏上了回江西的道路。三千支火枪和二十万现银装了十五辆大车,也不用再雇保镖押运,就让扑克等西洋人负责驾车,组成了一支车队后,浩浩荡荡地向东而去。

走了一上午,正当永历骑在马上昏昏沉沉地打瞌睡的时候,忽然从路边树林里响起“嘟——”的声音,永历身边的洪熙官突然伸手一把将永历从马上拉了下来,但是有两个侍卫却从马上栽了下来,胸口各插了一根弩箭。

“有响马——注意保护大爷!”苗显也感觉到了异常,大声呼叫。

“兄弟们,肥羊上门啦,给我宰了他们,下过吃肉啊——”树林中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紧接着从树林中冲出三十多个蒙面人,手拿刀剑,向永历等人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