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吃肉喝汤(1/2)
一场城门收礼,让夏国相赚了不少,不过他也没忘了此行的目的,来到衡阳城内临时的驻地,衡阳都统府,马上召见了杨坤。
衡阳都统一职,其实只是正二品满职副都统,习惯上叫做都统罢了。原来只有满人才可以做此官,但是湖南历年来都为吴三桂的势力范围,尤其是湘西南一带,不管是军事还是民事,全部是吴三桂说的算,而衡阳是湘西南的中心,地理位置险要。吴三桂非常重视此地,自从被满清封为平西王以后,一直在此地驻有重兵。因为满清朝廷担心此地的满官与吴三桂发生矛盾,便将满人官员撤走,但是都统府却保留下来,由吴三桂亲自任命衡阳都统。杨坤虽是吴三桂的部将,但出身却是汉军旗包衣,便被吴三桂委任为衡阳都统,他的前任便是夏国相。
杨坤是大明流放到辽东的罪人后代,后来祖父被后金努尔哈赤俘获,成了包衣奴隶,后来皇太极建立汉军旗,他一家都被编入汉军旗,对此杨坤一家都感恩戴德。到了杨坤这一代,杨坤因为作战勇敢,被多尔衮看中,派到吴三桂军中效力,其实也有监视的意思。
不过吴三桂在用人上很有长处,从来都是用人不疑,因为杨坤屡建大功,几次提拔了杨坤,直到做到衡阳都统的职位。杨坤是汉军旗的人,也算是一半满人,所以吴三桂也有堵住朝廷满人大臣之口的想法,这样也算是一种平衡之道。
自从去年杨坤被任命为衡阳都统以后,便得到吴三桂的命令,让他在湖南衡阳、永州和辰州等地大肆招兵买马,但是这两年战事减息,杨坤很不理解吴三桂的做法,心中迷惑是不是吴三桂真会如同传言中所说有不轨之心。于是便阴奉阳违,五万人的招兵计划,一年内才完成一万多人。这让让吴三桂很不满意,才派来夏国相,要监督杨坤。
夏国相谢绝了杨坤的宴请,而是大面就开始训斥上了杨坤,夏国相的官职是一等男爵总兵,比杨坤的品级还要低一级,但是夏国相可是奉了吴三桂的旨意前来,杨坤也就只有挨训的份。
“一年才招一万人,你怎么解释?”夏国相开口就问。
杨坤低着头,半天才说道:“夏大人,卑职不知道王爷为什么要招兵买马,现在朝廷下令,除了东南沿海为了对付郑贼,还需用兵外,其他地方暂停招兵。”
夏国相知道杨坤会有此一说,他毕竟是汉军旗出身,一只彻头彻尾的满人“二狗子”,于是不屑地嗤笑道:“切,朝廷早有旨意,西南各省一切军政都由王爷便宜行事,现在滇西一带民乱不止,叛逆横行,王爷无一日安心,此时正是用兵的时候,怎么能暂停招兵,到时候叛贼打到昆明,你要王爷亲自上阵吗?你有何居心?”
听着夏国相说着诛心的话,杨坤也是一时语塞,要说上阵杀敌,他二话不说,可在官场上的权谋,他可就差得远了。
看着杨坤不说话了,夏国相也不想逼人太甚,毕竟还得需要杨坤配合衡阳招兵的事情,于是说道:“在我临来时,王爷让我给你带话,如果在半年之内,不能招兵五万的话,你这衡阳都统就别干了!”
听到夏国相这话,杨坤的冷汗就下来了,虽然吴三桂公然违背朝廷旨意招兵买马,可自己毕竟在吴三桂的管辖之下,如果被撤换,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包衣罢了,一家老小不得喝西北风去了。
想到这里,杨坤再也不敢违背吴三桂的命令了,连忙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在半年之内召齐五万兵马,并开始进行训练。
看到杨坤汗流浃背的样子,夏国相很满意,还是王爷的虎威厉害啊,别说杨坤一个小小的汉军旗包衣,就是满人主子,也丝毫不落下风。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夏国相让人拿来麻顶天送来的礼单,打开一看,竟然是五千两银票,还有张信笺上说,还有一万两现银要送来。麻顶天真是大方,让夏国相感觉被白提拔他一场,这老家伙还真知道投桃报李。
这个时候,突然有侍卫进来禀报,说是麻顶天求见。夏国相想,来的还真是时候,这老家伙这么大方,肯定还有别的企图,让他进来看他怎么说吧。
本来作为土司的麻顶天见了夏国相是不必跪拜的,两人平级,但是麻顶天见到夏国相后,颤颤巍巍就要跪下磕头,惹得夏国相只好起身双手把他扶住,连连说:“使不得。”
等麻顶天坐下,夏国相让人奉上香茶,才开始正式说话。
“麻土司,近来可好啊?我看这身子骨不错,又娶一房姨太太了吧?”夏国相打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