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东南攻略(2/2)
听到永历这句话,坐在黄宗羲身侧的廖文希低着头,眼睛冒出一丝诡异的眼神。
“东进江南”的战略就要开始,永历心知时不我待,明军在江西井冈山已经发展太久,“纸里包不住火”,也就是井冈山附近的州县官府没有察觉,不然清廷岂会让明军在江西潜心发展?
江北破袭州县,还有福建偷袭粮道,只是“东进江南”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等回到江西后,永历就会命令明军开始东进。
江西境内的赣州、南昌等地肯定是要先攻下来的,可是这些城市攻下来后,进军江宁的路线会有好几条。有比较偏远走苏杭一线的;还可以从景德镇,翻越黄山,向宣城进发,从而抵达江宁,这一路多是山路;最后一条就是攻打九江、安庆,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抵达江宁。
到底应该走那条路线呢?永历拿不定主意,不过好在还有黄宗羲和廖文希,三个人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走比较冒险的一路,就是九江、安庆、芜湖一线。
苏杭一线,需要绕路,大城市比较多,清军多驻有重兵,选这一路,只是是自取灭亡。但是苏杭有清军的重兵,可以随时支援江宁,所以还得命令福建“第二军团”在适当的时候阻截增援的清军。
中间一线,翻越黄山需要耗费时日,虽然可以出奇兵,但是长江上游和下游的清军不会放任江宁失守,所以暂时还不能考虑。
长江一线,虽有九江、安庆等清军重兵驻扎,但是如果攻破这些城市,同时派兵驻守,可以防范武昌等清军东进支援,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所以永历最后采用了沿长江东进的计划。
现在井冈山的明军堪称“精锐”,武器也更加锐利,尤其是新建的“火枪营”和“掷弹营”,更是锐不可当。可是井冈山人口贫瘠,明军的兵力始终在一万五千余人,要想攻下这些大城市,并派兵驻守,根本是不可能的。
对此永历很担心,兵力不够,“东进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怎么办?黄宗羲想了一下,提出在攻下的城市,而后就地征兵。
永历听后,觉得成效可能不会太好,因为大明毕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各地百姓是否还心怀大明,是一个未知数。在征兵的时候,会有多大热情,也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没人当兵,总不能抓丁,这样只会伤害百姓对大明的感情,实在是下策。怎么办?永历很是为难,不解决兵源,犹如无根之水,早晚会枯竭的。
这时候,廖文希说话了,只见他两眼放出精光,声音有些阴狠,说道:“臣有办法!”
永历急道:“快说!”
廖文希指了指自己脑后的假辫子,继续说道:“咱们可以招降投降的清军,如果担心有人是假降的话,就把投降清军的辫子剪掉,不怕他们不真心归降!”
“啊”永历听后,心思一转,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而后伸出大拇指,朗声道:“高!实在是地高!”
(呵呵,下章开始,进入战争场景,当然战争场面要铁血,可是我想口味再重一些,比如说杀俘、尸山血海之类的,不过不知道点点允许不?
请投票吧,新的一周开始了,五一假快结束了,不知道各位玩了好了吗?我真感觉假期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