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光复南京(1/2)
南京,一座千年古都。自三国中的吴国时期,开始为国家京都所在,历经东晋、南朝、五代南唐,直到大明太祖皇帝开国定为首都,改名为应天府,含意为“应天顺民”。明成祖迁都北京,将应天府改称为南京,作为陪都。
大明二百余年中的南京,和北京一样,设置有六部、都督府等官衙,一些世爵显贵也居住在这里。此时的南京繁华富足,歌舞升平,直到满清占领这里,南京才衰落下去。
满清侵入江南以后,为了统治的需要,将南京改为江宁府,同时设置江南总督一职,负责治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不过此时的南京却衰落下去,不复当年的繁华,但以他的底蕴和规模,仍然是江南诸城中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龙蟠钟山,虎踞石头,自古便有“吴头楚尾”只说,地形险要,为长江下游的第一大城。
永历刚刚在方以智的陪同下,亲临钟山,拜祭了大明太祖皇帝的皇陵。因为此时明军还未光复江宁,所以一切从简,永历只是亲香跪拜,仪式简单,连鼓乐仪仗都免了。
拜祭完皇陵,永历来到钟山之顶,俯瞰山下的江宁城,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抬头看了一样太阳,已快到午时,而这个时辰将是郎廷佐最后的期限,如果他不打开城门投降,明军就立刻攻城。
其实永历心中还是希望郎廷佐能够识时务,主动献城投降,如此才能使江宁这座古都免遭战火涂炭。
“轰,轰——”山下的大炮开炮了,虽然据此十里之遥,但是山的人仍能听得真切。
永历听闻炮声,摇了摇头,叹道:“看来郎廷佐还是要死战到底,做一个满清的忠臣了!”
方以智也跟着叹口气,说道:“郎廷佐,顺治十年调任两江总督,治理江南十余年,政务通达,手段干练,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不能为大明所用,徒之奈何啊——”
永历点点头,心中不觉得有些酸楚,心道:自己与郎廷佐也有两面之缘,就是江宁城也曾经是自己数次落脚之地,郎廷佐能将战后萧条的江宁治理的百业兴旺,确实乃是一员能臣,可是他却要死守城池,为一个异族政权尽忠!
“郎廷佐不肯归降,那么就让他求仁得仁,一会儿,炮击结束后,明军就会攻城,朕猜江宁城只要一个时辰就可以攻破!”永历说道。
“是啊,郎廷佐还不知道其实他已经控制不住江宁城了,不说陛下安插在城内的谍探,就是江宁绿营也有意归顺大明了,只要明军开始攻城,绿营兵必会倒戈相向,一个时辰足以拿下整个江宁城。”方以智信心满满地说道。
永历点下头,看看已过午时,便转身向山下走去,身后方以智和一众侍卫等紧紧跟随。
刚走到山下,正要踏去往江宁城的官道,就看见前边有三匹快马奔驰而啦。
三名骑士来到永历驾前,翻身下马,俯身半跪,其中为首的一个参将说道:“启禀陛下,奉靳侯之命,请陛下马回驾江宁,此时江宁城城门大开,伪两江总督郎廷佐率江宁百官出城请降啦!”
永历一听,不觉得怔了一下,马一拍大腿,高叫一声:“哈!”接着抬头望向方模糊不清的江宁城郭,好半天没有说话,直到两行泪水从眼角淌下。
方以智等人也是吃惊不已,等缓过神来,看到马的万岁爷正在发怔,急忙下马,跪倒在地。由方以智为首,一起道高声喊道:“恭祝陛下光复南京,恭祝陛下复国在即,恭祝陛下——大明中兴!”
永历被震天的喊声震了一下,这才转头看了看跪倒一片的随臣和侍卫,抬手说道:“众卿平身,随朕一起进南京啦——”
说完,永历一马当先,催马狂奔起来,众臣骑马紧随其后。
郎廷佐此时已经在江宁西门外等了半个时辰,还有他身后战战兢兢的江宁文武百官,都仰着脖子望向官道的西方,那里正是明军的大营所在。
一队五千左右的明军早在江宁城门打开的时候,便在靳统武的指挥下,进入了江宁城。另外其他东南北三面也有明军进城,此时正在接替绿营的城防,而靳统武和毛八重则直奔两江总督府,为永历皇帝进城做准备。
钱三海站在郎廷佐的旁边,刚开始还有些拘谨,毕竟郎廷佐曾经是他的官,可一想到如今郎廷佐出城投降,那么他就是待罪之人,怎能与自己这堂堂的大明二品将军相比。
于是钱三海挺起胸脯,手按在腰刀之,对身后的江宁文武喝道:“一会儿见到陛下的御驾,都赶紧跪下,谁要是有半点不敬,小心我立刻要了他的脑袋,明白吗?”
这些文武有的是认识钱三海的,以前的池州城守副将,小小的六品官,不过此时人家可是大明的二品大员,听说又是大明皇帝身边的“红人”,谁敢有半分忤逆,都赶紧点头哈腰地表示明白。
就在这时,西方官道掀起一片尘土,一队千人的队伍向江宁这边奔来。
永历连连快马加鞭,其余的骑士都跟在身后,没有任何人胆敢逾越过去。当他远远看见一群人站在城门口,等近了的时候,发现这群人身穿各式满清官服,“飞禽走兽”是一个不少,最低的也是四品“雪雁”藏青官服,不过他们却只能排在最后。
钱三海没等永历一队人走近,距离还有一里多地的时候,就大喝一声:“大明皇帝驾到,赶紧跪下!”
这些降官吓得一哆嗦,也不敢多言,俯身跪下,低下脑袋,有几个浑身哆嗦的如筛糠一般。钱三海看到身旁一个三品两江按察使在下跪的时候迟疑了一下,而且跪下后,也并没有低头,而是继续抬头望着远方。
“叫你跪下,你听见没?”钱三海一边说着,一边对准他的肩膀就是一脚,“扑通”一声,便被踹到地。
“放肆!”郎廷佐大喝一声,说着起身就向钱三海扑去。不过钱三海一转身,轻易的躲过去,而且反手一把抓住郎廷佐的腰带,稍微一用力,单手将郎廷佐拽住,再用力推出去。
郎廷佐不过是一个了点年纪的小老头,今年已经五十有余,体力早就衰弱,那里禁得起钱三海的力气,在后背的推力下,往前跑了两步没站住,“扑通”一声,也摔倒在地。
“大人——”跪在地的降官们见到郎廷佐如此受辱,纷纷起身向这边扑来,尤其是十几个武官,如果不是佩刀被收走,早就拔刀相向了。
钱三海抽出腰刀,而后一挥手,四周的明军手持兵器立刻围拢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