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大明永历 > 第九十九章 军功章

第九十九章 军功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妖逆 饮血狂刀战天下 昏天 钧天 逆世神功 碎虚无极 明朝那些人 意想不到的三天 武魂界 会法术的小熊猫

第九十九章军功章

攻下了九江,终于将南京上游的一颗钉子拔掉,如此一来,江西、江苏、安徽三地完全被大明收复,再也没有清廷的一城一地。

当南京城内的永历接到“第四军团”送来的战报以后,立刻亲笔题写嘉奖令,然后让皇使往九江给刘体纯送去。

可是光纸面上的嘉奖不行,一次两次还能鼓励军心士气,可是长此以往,对于那些建功的军人,不给些实际的好处,恐怕难以再提高他们的作战积极性,甚至有可能使他们心生怨恨。

前不久,永历曾经下旨为一些军团长级主官加官进爵,但是并没有涉及到中下级军官。而且一直以来,虽然明军军纪严明,但是并没有提出过对于相应的晋升和奖励制度。

大明军队中的军官和普通士兵,他们比清军更清楚自己打仗不但是为了皇帝、朝廷,更是为了大明的百姓,这就是他们作战勇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自己,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就很茫然了,他们的想法和清军差不多,就是当兵吃饷,如果在战场上建功了,也就是多些赏银,或者长官开恩,给自己官升一级罢了。

如今世界有太多没有开发的地方,欧洲列强们已经出手,一个又一个的华夏属国沦为了别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华夏却还在沉睡,还在闭关锁国。

永历认为不能再等下去,建立一支先进的,强大的大明军队势在必行。但是大明的军队,可不光有大炮和火枪,同时军队的编制、作战策略、晋升制度等,都必须要与时俱进,甚至是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如此,大明的军队才能不但固守国门,也能打出去。

以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思想和军纪上对明军进行了提升和约束,更先进的大炮、火枪、手榴弹也出现在明军的武装之中,“军、团、营”等先进的列编制度初见形态,那么接着就是需要改变军队的“军功制度”了。

“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永历想起这么一句歌词。如果能让军人有荣誉感,那么军功制度必须建立起来,以前明军实行的军功制度,无非就是加官或者赏银,这在永历眼里,已经过时了。

“加官”还可以保留,因为立有军功者,本身就有一定能力,可以被赋予更高的责任。但是对于“赏银”,永历则是深恶痛绝,大明的军队不是雇佣军,以后将是“国防军”,如果沾染了铜锈味,以后怎么能提高战斗力?

所以军功的奖赏,一定要将“赏银”剔除,而且“封地”也要加以限制,以后军功到了一定程度,必要时是要封爵的,永历打算用“实衔”和“虚衔”来加以区别。

大明的土地是国民的,皇帝不能任意处置,更不能拿来“送礼”,“进爵封地”也可以,那只能在华夏的国土之外,新建的殖民地上。

所以军功至高者,有“虚衔”和“实衔”之分。“虚衔”就是只有爵位,没有封地,但是国家提供俸禄和府邸,可以世袭或者仅此一世,但有爵位者为贵族,对于他们的子弟,可以由国家进行培养,以后也可以做官。“实衔”则是赐予封地,不过其封地不在华夏原有的版图内,而在将来拓展的新殖民地,为了统治新殖民地,可以给“实衔”爵位者一定的自主权力,但是军事、外交还是要掌握在大明朝廷之手。

其实历朝历代,皇帝们都担心勋贵们功高盖主,无法无天,而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将那些手握重兵大将的兵权去掉,却给予他们大量的土地和金钱,将他们养了起来。结果是整个宋朝“崇文抑武”,导致军队渐渐失去作战的能力,只能被动挨打。

而本朝高祖,对开国元勋们则手段激烈,大部分有功之人都没有善终,后来朝中的勋贵们大多数都是永乐朝赐封的。但是大明的历代皇帝依然对勋贵们加以诸多的限制,比如不许勋贵在朝中担任行政官,即使他们的子女也不得入朝做官。渐渐的,这些勋贵的后代们有朝廷养着,整日无所事事,不学无术,成了“纨绔子弟”。

永历可不想今后的大明朝廷还要白白养着那些“勋贵子弟”,要让他们对国家有用,就必须先培养起来,然后可以在朝中做官。

当然人心是最难捉摸的,如果让勋贵们既有军权,又能干预朝政,难保将来会不会有人心生不轨,祸乱朝纲,甚至想要取而代之。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限制,首先就是律法制度上的限制,“三权分立”很好,不但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开,而且将军权也加以控制,那些掌兵的勋贵们没有干涉内政的权力,否则干政就是违法,是要受到严惩的。

还有对于现在的军团制,永历也有打算,全国就那么几个军团,军权全都掌握在几个人手中,虽然现在有利于指挥作战,但是将来却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比如唐朝中期的“藩镇割据”。

所以等光复全国以后,永历打算把各个军团拆散,用更小的编制,比如万人师级单位来组建军队,并且采用“流官制”,每四年轮换一次军队的主官。如果有大型的战役,需要多支部队参加,需要统一指挥,则由朝廷派出统帅,打完仗就回归朝廷,不得再留在军队之中。

另外还有一点,永历深信不疑,如果国泰民安,一切都蒸蒸日上,有几个位高权重的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去造反呢?

历朝历代出现的王朝更替,无不是朝廷中枢先出现了问题,而后才是天下动~乱,军阀割据。所以说,只要朝廷政治清明,国家发展,百姓安康,任何宵小之辈都没有可乘之机。就算是那个不开眼的,想要图谋大宝,也会失道寡助,不得人心,最终身败名裂,人死命消。

这是对那些军队高级长官的军功设想。对于中下级军官,永历打算以皇帝和朝廷的名义,按照军功和官阶,赐予他们土地或者“退伍金”,当然必须在统一全国以后才能进行。而且这些土地不能是有主的土地,而是那些无主的荒地,或者是山海关以东。

关东那里土地广博肥沃,但由于历年来的战争,还有满清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永历准备在消灭满清之后,将向关东地区移民。北到贝加尔湖,东到库页岛,这一片原属大明的土地上,必须由大明的国民来开发,而退役的军人则是这次“大移民”的先锋。

移民关外,不但可以加强大明对关东的控制,而且可以缓解关内土地紧张的状况,起码能做到耕者有其田。如此一来,关内的农民数量肯定下降,让那些地主们难以雇佣佃农来种地,“种地”变成无利可图的事,必然会使地主们转向工商业,从而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国与家,军与民,政与商,都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建立一个崭新的军功制度,可谓是影响深远。

永历知道这是对于将来的设想,现在提这些还有些过早,但是新军功制度中的“军功章”奖励办法必须先建立起来。

作为军人,尤其是将来的大明职业军人,责任和荣誉是并存的,保家为民、杀敌报国是其责任,而彰显其战功,让军人得到相应的荣誉也是必须的。

故此,永历想到了早就出现在欧洲的“勋章”,但是欧洲人的“勋章”所表现的只是族徽,并不是代表军功。但是永历打算给“勋章”赋予新的内容和使命,那就是“军功章”,以此来彰显军人所建功勋的荣耀。

永历与黄宗羲、郎廷佐、方以智等内阁大臣商议后,得到了群臣的一致赞同,并且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最后决定将“军功章”定为三等九级,每等三级。

第一等为“大明青天日月勋章”,由麦穗、江海、龙、日月组成,江海在下,龙顶日月。其中“日月”即为“明”字;青天为背景,代表朗朗乾坤;麦穗为环,代表民众;黄金打造。分为三级,以龙为区别,首级为五爪苍龙,次级为虬龙,末级为蛟龙,故此也被称为“龙章”。此勋章为国级,只能由皇帝(将来国会也可以)下旨颁发,可奖励任何功勋卓著之人。

第二等为“大明神武日月勋章”,由麦穗、山林、猛兽、日月组成,麦穗为环绕周边,山林为背景,猛兽在下,日月在上。其中山林代表战场,猛兽代表勇武,其他与第一等勋章相同,为金银质,金质猛兽、日月镶嵌于银质背景之中。也分为三级,以“狻猊(狮子)、猛虎、云豹”为区别,首级为狻猊,次级为猛虎,末级为云豹。此等勋章可由军团长级长官或者总督审定颁发,朝廷备案,也可以由皇帝直接颁发,奖励任何有突出战功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