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大明永历 > 第一百五十章 大战序幕(上)

第一百五十章 大战序幕(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妖逆 饮血狂刀战天下 昏天 钧天 逆世神功 碎虚无极 明朝那些人 意想不到的三天 武魂界 会法术的小熊猫

第一百五十章大战序幕(上)

荷兰使团觐见永历后,双方相谈甚欢,并且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简单的会谈后,永历赐宴,邀请全体使团成员赴宴。

永历需要荷兰人对付英国人,但荷兰人何尝也不是有这种需要,其实荷兰在欧洲并不算是一等强国,其地域狭小,四周强国环伺,限制了它的发展。

在一百年前,荷兰那时还叫做尼德兰,它还由西班牙统治,连国政都不能自主,只是近百年新兴,因为开辟新的远洋航路,荷兰人又善于造船和航海,国力才渐渐强盛起来。

不过即使在远洋时代开始之后,荷兰人虽然走在了前边,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可是他们与英、西、法等国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荷兰人是最早登上美洲新大陆的欧洲人之一,并且在新大陆建立了多个据点,向那里派出了大批的移民,其中有一个据点,逐渐成为新大陆上最大的城市,荷兰人给其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

但是英国人随后来到了新大陆,以武力威逼荷兰放弃新殖民地,否则就要对荷兰开战,不但在新大陆打,而且还要出兵荷兰本土。

在英国的威逼之下,荷兰人只好让出新阿姆斯特丹,从北美新大陆全面撤退。接着,荷兰人在印度的几个据点也转给了英国人,而他们则退居到马来半岛和东南群岛。

现在英国人又来抢马来半岛,荷兰人如果再退让的话,恐怕它的海外领地就会全部丢失,国力则会一落千丈。

这是荷兰人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尽管他们以前曾经偷占过华夏的台湾岛,但是在永恒的利益支配下,他们想复兴的大明朝不会记恨这一点的,毕竟现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英国人。

基于共同对付英国人的目的,马六甲总督劳德鲁普和多梅里克商量后,派出了以多梅里克为首的使团,来南京寻求与大明结盟,共同对付英国人,并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与大明建立官方联系,开辟商贸线路。

于是在双方各取所需的情况下,第二天开始的会谈非常顺利,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在军事、商贸、科技等领域签订了一系列的约定,合称“大明帝国与荷兰王国南京条约”。

此条约主要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荷兰将向大明出口十艘北海级大帆船,三年之内交付使用;荷兰派出一队军官团来大明,教习大明军队欧洲新式战法,例如火枪和大炮的运用;大明将派出五艘战船,与荷兰人的舰队一起在南海至马六甲海峡进行巡航,打击海盗,保护航线。

第二个方面,大明和荷兰互派商贸代表,大明将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设立商馆,荷兰在大明的商港奉贤设立商馆,对于两国商贸往来,两国必须共同保护两国商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个方面,大明将派出一百名各类人才去往荷兰,在荷兰境内进行教学和学习,荷兰也派出一百人来华夏,传授和学习各种知识,由双方提供便利,期限为三年。

会谈结束的时候,由内阁首辅黄宗羲代表大明朝廷和多梅里克一起在条约上签字,而后呈送给永历,永历再盖上大明国玺,便算是完成缔结条约。

双方完成缔结条约之后,永历又设宴款待多梅里克等人。宴会之上,正当众人推杯换盏之时,忽然张千一路小跑,跑了进来,趴在永历耳边耳语几句,永历面色就是一沉,但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下头,而后继续面带笑容,与群臣和使臣饮酒。

宴会散去之后,永历让张千送荷兰使团出宫,回驿馆休息,而后将黄宗羲、方以智、廖文希、乔贵乐、肖学礼等人留下,然后一起去了议政堂。

君臣落座之后,永历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时,黄宗羲问道:“请问陛下,是不是江北传来了消息?”

永历一听,看向黄宗羲,心道:还是自己的首辅大臣啊,还真的让他猜中了。

于是永历点点头,说道:“嗯,是江北的锦衣卫传回了消息,驻扎在济宁的清军已经南下,传回消息时,其前锋已经到达滕州,估计现在正沿微山湖南下,快到徐州了。”

兵部左侍郎肖学礼说道:“陛下,徐州有咱们的第一军团,前些日子,兵部刚刚又增援了两万官兵,靳国公手中可是有了十万人马,即使清军南下,臣以为他们也未必能得到便宜。”

廖文希插话道:“据臣所知,济宁的清军兵力已经达到十五万人马,其中满洲八旗骑兵三万,***骑兵五万,绿营兵八万,而且这还是其中一路而已,此外还有关西的王辅臣也蠢蠢欲动,四川的李国英也集齐了兵马,准备增援重庆,如此看来,清廷是倾力而来,要和咱们决战啊!”

肖学礼一听,脸色有点微红,他知道他有些过于乐观了,自己可是兵部侍郎,竟然没有廖文希这个礼部官员看的长远,真是有些羞愧。

永历又点头道:“刘体纯已经率第四军团到达郑州和洛阳,正沿黄河和潼关一线布防,而且王辅臣去年年初大败一场,实力大损,就算是一年来有所恢复,他也未必是刘体纯的对手,只是刘体纯一人掌管数万人马,身边没有一个像样的参谋,朕很忧心啊!”

黄宗羲也点点头,接话道:“是呀,刘国公英勇不凡,可是有时候太急躁了,前些日子曾经上奏,请求朝廷派一个稳重机智的人过去。”

永历问道:“那黄爱卿看,派谁去好呢?”

黄宗羲摇下头,答道:“还是先问问兵部左侍郎肖大人的意见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