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2)
“局座,进展是有的,但还没有结果,我正想向你请示呢。”
“孙民居虽然是贪字当头,但也是十分狡猾的,行为诡异,口笔生花,我让你去办这件事,就是要拿到确凿的证据,时间没有问题,但一定要有铁证,要一棍子将他打翻,永远不得翻身的铁证,你懂吗,楚汉。”
“是,局座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
“一个人在上海,开展工作有难度吧,孙民居在上海干了那么多年,上海站就是他的根据地,根基深,人员关系好,很难对付的,我考虑好了,过了年,把江莎莎派到上海,协助你工作,你看怎么样?”
“谢谢局座,这太好了,还是局座能体谅下属的苦衷。”
“说好了,到时候,你一定要亲自去接她,我会让她给你带个密令来。”
楚汉放下电话,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迎新的爆竹还在接连不断,这使他想起想起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古人眼里,桃符附在门上,是可以压邪气的,被称之为仙术也。元正首祚,除旧迎新,不管新鬼旧鬼有无替换,反正桃符必换,岁岁故然。按照习俗,除夕一顿团圆年饭送却旧岁百事辛苦之后,守夜候明,放爆竹,喧腾通宵,直到初日曈曈,春风送暖,换过桃符,按幼长依次饮屠苏酒,这三大程序走完,就意味着一年真正地开始了。楚汉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深深的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任重而道远,是对他最好的也是最恰到好处的归纳。“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自苏州石湖范成大住处归来,应该已经听到苕溪居家四周节庆的喧闹声了。在熟悉的小路上,他忽地闻到幽幽梅香,冷冷清清地一番寻觅,找到了竹林深处那株不为人知的梅树,于是不胜感动,写下这首《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的小诗。是人才的知遇,在许久寂寞的埋没之后?还是慧眼的发现,在寻觅无休的困惑之后?分明熟悉的小路,为何竟然不知林中的梅树?或是感叹的惊喜,在自责的歉疚之后?纵然人所不知,但是,只要是梅香(真正的才俊),早晚会有“一夜吹香过石桥”的机遇。喧哗的尘世,静境的顿悟,因其难得,故当弥足珍贵,如果相信天意惜才,石不掩玉,对楚汉来说,那就不仅是一次偶然的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