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意外的收获 上(1/2)
一群年轻人坐在一块吃饭,那酒是不会少喝的,刘程虽然酒量还算不错,也知道节制,但是在走的时候喝得脑袋也是有点晕呼呼的。收藏*~网
回到家里刘程直接倒在床上躺了一个多小时才慢慢的恢复过来,等洒劲过后从床上爬起来院子对正在忙碌着收拾铁锹把子的刘父道,“爸,我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刘父边忙着手中的活,边应道,“中午在时钟家喝多了吧,酒这东西平时定量喝点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喝过了那是很伤身体的,像你们在外面做生意的得更加注意,喝醉了容易误事。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刘父说话的时候虽然很随便,但是刘程听得心里也是暖暖的,微笑道,“爸,我朋友想让我帮他弄一些粮食,稻米,麦子,高粱什么的都可以,你看这些东西要到哪去买才最好,最方便?”
刘父停下手中的活,掏出根烟点上,才道,“你朋友买粮食是用来吃还是用来做其它的呢?要是买来吃,那么就得买质量好的,要是用来做其它用差一些的也无所谓,还有他有没有说大概要买多少?”
刘程回道,“我朋友说买来自己酿酒用,质量也不能太差,至于数量吗几千斤上万斤都行,没有明确的说。”
其实刘父说的质量差一些的,那意思并不是指真正的差,而是指那米一般就行,比自家吃的米差上一些而已。一般在农村自家吃的粮食都是自己种,因此对自家吃的大米什么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吃的大米,煮成米饭后都是又香又软很好吃。
听了刘程的回答,刘父立刻便有了对策,道,“要是这样的话,那我帮你在村子里以及邻近的几个村去收一收就解决了,我们是南方,这边种的基本上都是水稻,所以我也只能帮着收一些稻谷回来。至于麦子,高粱什么的可能就没有了。”
“全稻谷也行,你看要多少钱一斤收呢?”刘程问道。自己家乡的农做物种植情况刘程还是了解的,田里面种的都是水稻各香芋,麦子是北方的农作物就不用说了,至于高粱什么的有些家里都会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一点,那一点自家吃都可能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拿出来卖。
“价钱的问题我可说不好,收稻的时候很多做粮食生意人会下乡里来收,价格比较低才七八十块钱一担(一百斤),你问问你朋友他打算以什么价格收吧。”刘父说道。
“价钱的问题我朋友让我自己定,别人收七八毛一斤,那我们就先以一块钱一斤的收,如果不好收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涨点一块一或者一块二/斤都行。”刘程决定道。
“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不用再加,你什么时间要,还有收来的都放到哪里去?”刘父问道。
“时间吗越快越好,今天下午都可以,收来的稻都放集市的铺子里,现在铺子里生意好,进的货一早上就可以卖完,铺子就空了,下午就可以收粮食放到铺子里,第二天我进货回来就可以把前一天收的稻谷给返运过去,还有请四叔他同你一块收吧,两个人也不会这么累。”这些东西刘程早就考虑好了。
这时刘父也把铁锹的把收拾好,起身微笑道,“你四叔那我跟他去说,我们家那两粮仓里的稻谷还是满的呢,你四叔你三叔他们家也都存了不少的稻,一会我去跟他们谈一下,要是他们肯卖,就我们三家的加起来都能凑个四五千斤。”
由于价格太低,加再上农民的日子过越来越好,根本就不缺卖稻的这点钱,很多人都把稻收回来晒干后,直接放进自家仓库里储存起来,刘父以及几个叔家都是如此,家里的仓库装得都是满满的,就算是以后两三年都不种稻,都不会缺粮吃。
“那好爸,收稻的事就交给你和四叔两个人办了,我这就回房先给你拿两万块的本钱,等用完了我再给你拿。”刘程说完转身回房拿了两万块交给刘父。
“我这就去给你办,现在是二点多不到三点,搞得好的话下午五六点我就可以给你送一拖拉机稻谷去你铺子里,你到时在铺里等着收货就行了。”刘父把两万块钱收好后,转身出了家门办事去了。
粮食的事定下来,刘程也就长长的松了口气,跟厨房里的刘母打了声招呼后,背着小背包出了村,乘坐公交车来到了县城集市的铺子,把铺中的装水产的桶、盆,还有装蔬果的筐什么的都收拾整理好,堆在了一个小角落里。
另一边,刘父找到三叔和四叔,把刘程要收稻谷的事讲了一遍,并问他们家里仓库中存着的那些多存的稻谷卖不卖?
三叔、四叔听完,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于是三家子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把自家仓库里那些多存的稻放了出来,并用袋子一包包的装好,用小板车拉到村后的小广场上统一过称,刘程自己家一千三百来斤,三叔家一千五百来斤,四叔家一千二百来斤,总共加起来是四千一百多斤,然后租了辆小货车把稻谷运到刘程集市的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