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兴亡录 > 第三章 启程

第三章 启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新西路军 寂灭归墟 重生后崛起 黑发妖姬 易拳 五行剑典之倾绝天下 神武大唐 重生之风流吕洞宾 阳光法神 江湖伪娘行

当日的晚膳,自然是宾主尽欢——至少表面上如此。或许是因为事关己身,才松丸被赤松晴政安置在席位当中,坐在三好康长的身侧。出于礼节,自然需要一番客套交谈,才松丸甚少主动开口,只是对答,虽然并不热情,却也礼仪备至。

赤松家的客房,秉承百年名门的传统,空间十分宽广,墙壁上还贴着艺术家的画作,尤其因为招待贵客的关系,房中破例点起了数盏油灯,有如白昼。

三好康长婉拒了赤松晴政送上的歌姬,独自回到了房中。随即陆续十数人攀附而来,希望搭上三好家这艘巨舰。三好康长一一回礼,直至深夜,始终神采奕奕,毫无倦色,言谈之中更是对答如流,滴水不露。

直到最后一人前来,三好康长的脸上才露出一点不一样的神情。

“多日不见,请笑岩公代我向三好筑前大人问安。”黑瘦的中年男子上前施礼,随口说着毫无营养的开场白。

(PS:三好康长别名笑岩)

“黑田大人不必客气,筑前身居畿内,亦常念及阁下的风采。”三好康长向着对方微微欠身,神色也逐渐变得凝重。

这是他棋逢对手之时,不自觉做出的表情。

三好康长是一个颇具才能的武士,他能够成为三好家最核心的领导层之一,绝不只是因为他是三好长庆的叔父。以他的智慧和手腕,对付播磨赤松家的人物,自然是得心应手。

只是……面前这个人除外。

黑田职隆,明面的身份,不过是小寺政职的陪臣,领地只有千石。但实际被他拉拢和控制的势力,却超过他的主君,甚至比起播磨名义上的控制者,赤松晴政,也并不逊色。

更难得的是,此人素来韬光养晦,行事极其低调,几乎从未引起过主君的疑心。

数年之前,黑田职隆出使京都之时,当同行之人沉迷于京都文化之时,他却对三好康长刻意交好,并得以面见三好长庆。

这位手握数百万石土地的霸主,并不把黑田的势力放在眼里,但也记住了这个智慧和心性远胜常人的武士。

这一段关系,看似没有实际的用处,但却随时可能带来巨大的利益。

比如说现在。

以赤松晴政的眼界,他只知道,送上人质,换取保护,仅此而已。

而明眼人则能够看到,三好家把势力渗入播磨的野心。

三好家的根基在于四国,而核心在于近畿,故而必须在播磨扶植亲近己方的势力,这也是这个时代扩张势力的常用手段。

如此一来,黑田职隆与三好康长的这一点关系,就能帮助他获得三好家的好感,在播磨的一众土豪之中胜出,甚至有可能架空赤松氏,成为本地实际的支配者。

思索片刻之后,黑田职隆决定开门见山——因为搬弄起文字来,他绝不是三好康长这个文化人的对手。

“在下有一事不明,望笑岩公为我解惑。”

“但请明言。”

“不知才松丸公子前往京都之后,三好筑前大人会如何安置呢?”

三好康长神色微凝,却并不说话,只是上下打量着对方,直到黑田快要按捺不住,方才开口。

“才松丸公子……尚未元服吧?”

一句貌似毫无关系的话语,却令黑田眼中直冒精光。

莫非……

“才松丸少主年仅十岁,自然尚未行冠。”

“既然如此……”三好康长嘴角轻扬,“不如由老夫禀明主上,就在京都为他元服吧。鄙上筑前守(三好长庆)向来称赞赤松家忠君体国,若是两家结为姻亲,却也是幸事。”

才松丸有可能与三好家结亲?

黑田职隆心中闪过一丝嫉恨。身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寒门武士,对于那些依凭父祖余荫度日的名门子弟,自然是缺乏好感。

“依老夫所见,此子少年老成,已然颇具风仪,前程不可限量。”

三好康长似乎还嫌不够,又径自添加了一句。

黑田职隆心中的浪涛,更添了几分。

难道三好家,已经决定扶植赤松氏了?三好长庆,看来也是个重视门第的家伙……

倘若我能得到三好家的后援——这个念头在黑田职隆心中闪过,随即消失。

作为一个智者,绝不可能整日活在“倘若”或者“如果”当中。

所以,黑田几乎是在瞬间就收起负面的情绪,转而思索如何才能在其中获得利益。

一时沉静无语。

三好康长捋须而笑,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

姬路的港口,数十艘木船,挂着三好家的家纹,与淡路水军各种的旗帜,正要向东启程。

少年的才松丸,在七八名侍卫的陪同下,走进最大的那艘安宅船。

虽然是晴天,但春寒未去,丝丝南风之中,颇具凉意。

突然就升起几分荒诞的离别之感。

距离三好康长抵达置盐城,已经有了三天。

或许有些人天性淡漠,只花了数天时间,就已经接受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事实。虽然依旧寡言少语,但也逐渐开始融入身份。

反叛的两家势力,在三好家名为调停,实为威胁的措辞中尽数退去。隐患重重的播磨,总算是赢得了暂时的和平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