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战国兴亡录 > 第六章 骄子

第六章 骄子(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新西路军 寂灭归墟 重生后崛起 黑发妖姬 易拳 五行剑典之倾绝天下 神武大唐 重生之风流吕洞宾 阳光法神 江湖伪娘行

宴会上细小的插曲不过占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不凡,至少三好家的下级武士,对待才松丸也稍微客气了一些。

据大众的眼光来看,目前的赤松家,尚且还有些利用的价值,而三好长庆作为一个文化人,对于门第之类的东西还是比较重视的。

至于当事人的想法,则是自动被忽略了。

……

这次庞大的盛会,涉及到三好家的数十名家臣,以及十几位朝廷公卿(至于为什么没出现幕府……呃,足利义辉被三好长庆赶走了,得四年之后才能回来),仅仅花在相互寒暄上的时间,就超过了半个时辰,之后依次是宣读敕令,宴会,以及安排好的演出,直至深夜。

而才松丸也在曲终人算之时,才得以起身离席。

少年面上的倦意已经难以遮掩,宽大的吴服遮掩下,伸手揉了揉酸麻的双腿,正准备从角落里溜掉,却又听到身后有人招呼。

“才松丸公子,请留步。”

出声的是个十三四岁的武士,衣着素淡,腰差折扇,打扮颇类似三好长庆,身材相貌只是普通,但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令人难以生出恶感。

这位贵公子般的少年,正是此间少主,三好义兴,亦是长庆唯一的儿子,三好家毋庸置疑的继承人。

如果说才松丸的身份曾在瞬间引起众人关注,那么三好义兴是今夜当之无愧的主角。虽然元服不到一年,但应付起内外各方面的人物却已是驾轻就熟,虽然称不上有多么高明,但始终未出什么差错。

“殿下。”才松丸鞠躬施礼,采取了最中庸的称呼。不得不说此时日本人的称谓相当复杂,要详细记住每个人的氏源、苗字、名前、通称、官位这一系列东西,而且要在不同的场合采取相应的称呼,这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并非易事,尤其是双方关系比较复杂的时候。

“何须如此?”三好义兴脸上闪过一丝讶然,随即轻笑,“私下无人,就不用施礼了。”

三好义兴表现出了较低程度的谦和,但正因为程度较低,才使人觉得出于本心,而不是故作姿态。

“外臣不敢。”才松丸思酌片刻,反而越发放低姿态,甚至还用了“外臣”这样一个自称。

因为他并不理解对方的来意,于是只有尽量放恭谦些,才方便应付。

才松丸并不觉得自己算是三好家的臣子,况且自居下位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但此时寄人篱下,些许小节,也只能多加容忍了。

倘若真的辱及尊严——虽然目前看来三好家并无此类想法——依此时才松丸的性格,恐怕会是宁为玉碎了。

说到底,身为后世之人,对于这个时代的赤松家可没什么归属感,没有必要为了那个便宜父亲做出什么奴颜婢色。

只是……思绪纷飞,就不免想起那个身形柔弱的少女。

对这个只见过一次的“夜姬姐姐”,自己内心深处似乎颇具好感。

要说全部归于这具身体中遗留下的亲情,似乎也不尽然啊……

于是突然有些出神。

三好义兴上前半步,微微欠身,拉近双方的距离。

“才松丸莫非是念及故土?”

才松丸回过神来,却也不愿解释,只是低头嗟叹。

虽然说,在这个时代的武士眼中,思乡并不算是正面的情绪,反而很有可能与懦弱无能之类的形容词扯上关系,不过才松丸公子,似乎对此全不在乎。

三好义兴脸上并未露出鄙夷之色,反而点了点头,状似感同身受。

“我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前去学习茶道和礼法,此中情状,无不感同身受。”义兴拍了拍才松丸的肩膀,“然而我等武家子弟,正当早日出世。难道贤弟想学那三十二岁才初阵的朝仓家当主么?”

听到这种“官方答案”,才松丸只能苦笑称是,连对方称呼中的“贤弟”都没来及反应,只是施礼答道:

“也正因为此,朝仓家才会固步自封,止步越前,而无进取之力吧。”

这句随口而来的评论,分析并不客观,不过倒也符合十岁少年的身份。

“恐怕不止于此。”

论及天下大势,义兴仿佛也生出了几分兴趣,神采也更亮了几分,“朝仓国策森严,一门众守护各地,而家臣皆居于本城,此举安民有余,拓土却未免不足。”

才松丸闻言,不禁讶然。

这一番话,似乎与自己在后世论坛中,看到分析是一致的。

这份见识,可算是相当不一般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