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章 西夏翼王(1/2)
李乾顺终于启程回皇城,他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留勃齐带一万边军镇守保泰军司,大将李遇带西寿所有兵马去了河南,还急令嵬名察哥带横山一线的擒生军会同萧合达的顺州兵马,赶往东北部的兀拉海城,舒王赶往宣化府,主持河西两府的重建。
还有一个封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张以被崇圣帝封为西夏的翼王,意思是张以可以在西夏任何地方展翅高飞,不会有人阻拦,他会得到西夏人的尊重。
这次战略调整是将西夏的力量集中起来,为应对金国的西进,西夏最能打的军队都调往东北方向,而河西和南面多是派能干的文官吏加强建设,李乾顺在和张以谈论了整整一天后,做出了这个决定,西边的吐蕃与张以的三府路和他签订了盟约,他相信张以不会背盟,但还有南朝,如果秦凤路和永兴军路北上,西夏就难以抵挡了。
张以却断言南朝不会出兵西夏,听了张以的分析,李乾顺没有再犹豫,张以从大宋内政,幽云地理,金国进军路线等各方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很快得出结论,金国会西进和南下同时进行。
听了张以的分析,李乾顺都呆住了,一个不到弱冠的年轻人怎么知道的如此之多,特别是张以给他看了一副世界地图后,他的头都要炸了,真是脑洞大开,他现在才知道,这个世界是如此之大。
和他们同处一个世界的还有很多他都没有听说过的族群,有日耳曼人,白俄人,大食人,犹太人,非洲黑人,美洲印第安人,以前李乾顺只知道汉人,回鹘人,契丹人,蒙人,女真人,还有高丽人和倭国人,南面有天竺人,张以告诉他这些都是东方人。
在一个年轻人面前,李乾顺觉得自己的格局显得小了,这又是一次震撼,他现在很确信张以不是在胡言乱语,近三十年的帝王生涯,这点眼光他还是有的,在和张以几次长谈中,李乾顺很清楚的意识到张以不希望有战争,他骨子里希望和平,希望天底下的人都富足美满。
张以在分析南朝内政的时候,还说过一句话,李乾顺记得很清楚,弱国无外交,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李乾顺认为一语中的,圣人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之下,那就要有强军,要养强军,就必须是国民富足。
治理国家就需要国内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更需要人才和大量的金银,当张以告诉自己西夏有很多宝贝的时候,李乾顺都有些意外,百合,小茴香,大黄,甘草这是西夏的特产,可以大量种植和南朝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还有贺兰石,秦大将蒙恬在修长城时就用贺兰石制作砚台,三日墨迹不干,这在南朝也是一砚难求的,张以还告诉他,青铜峡谷有一种叫做辣椒的作物,可以入味做调料,还希望西夏大量培植,有多少他买多少,一斤可以给出三文钱,这就是一笔庞大的进项了。
张以还答应分三年提供一百万贯免息贷款用于开发西夏的这些特产,李乾顺这个西夏皇帝现在才真正知道,西夏不是只有牛羊战马,不是只有白马青盐,还有很多可以用来换钱的东西。连河套满山的枸杞都能做成滋补酒。
张以自己也很意外,李乾顺封了自己为西夏的翼王,张以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坏处,也就坦然接受了,他记得好像在初中历史课文中有这个封号,就是太平天国的石达开被洪秀全封为翼王,后来在大渡河被剿杀了,张以听到这个封号的时候无奈的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