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击鞠与信使(2/2)
看着默默点头的杨日佑,郭昕“淡然”一笑骑着转身前往场边。
我去,几天差点翻车。
鬼知道当杨日佑突破防守的时候,郭昕有多紧张,要不是灵机一动冲到球门前把球抽走,这一局就输了。
还好最后配合的好。
郭昕下马,走到摆满西瓜的篮子前,拿起一个西瓜破开分给打球的众人。
而击鞠的众人分完之后,鲁阳又带着几个人挨个给围观的人分西瓜。
吃着多汁的西瓜,刚刚打完击鞠的热气一扫而空。
其实发现这西瓜的存在,还是一个意外,本来在郭昕的认知中,西瓜应该是在宋朝传入的中国。
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西域在唐代其实就有西瓜了。
消暑解热,清凉解毒,夏日必备。
皇帝也吃不着。
吃着西瓜,郭昕美美地想到。
这一批西瓜是刚从姑墨运过来的,是那群贵族们送来的劳军物品。
“都护,吐蕃那里来的信使。”就在郭昕沉浸在西瓜的清凉解渴时,几名原本在守城门的唐军押来一名信使。
“我是桑吉耶西大人的信使。”那信使带着一种蜜汁高傲地神情看向郭昕。
“放尊重点!”压他过来的将士上去就是一脚,把他打得半跪在地。
郭昕一把抽过那信使手中的书信,有些好笑,但也有些理解。
尽管桑吉耶西是见识过火器的威力之后,才会从对安西的主战派变成联合派,但蔡邦氏才是那个整体主战的派系。
与狗急跳墙拼命想要维持自身体面的那囊氏相比,蔡邦氏作为好不容易才东山再起的“新兴”势力,对扩张自身权势极有兴趣,甚至有点隐隐超出赤德松赞掌控的趋势。
所以蔡邦氏整体是比较有侵略性的,桑吉耶西能劝动双方停战,但无法消除双方的敌视。
说到底,两个死敌因为暂时的威胁走到一起,也不会就这样信任对方。
双方见面还是分外眼红。
一把躲过信使手上的书信,郭昕打开看起来。
桑吉耶西的言辞倒是没什么不敬之处,反而在开头着重表达对于安西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接下来才写了正文。
相比于蔡邦氏其他人,现在的桑吉耶西对于唐军还是比较友好的。
书信所说的便是吐蕃军下一步的动向,桑吉耶西决定要在涂多河西岸与大食军队决战,届时希望唐军可以截断大食军的补给,同时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
郭昕皱起了眉头,在他的印象之中,涂多河的沿岸应该是平原地区,在这种地形情况下与骑兵制胜的大食军交锋是在自寻死路吗?
根据他的记忆里,呼罗珊总督麾下应该是有一批骑兵为主的“阿拉之剑”,其中不乏重骑兵,难不成吐蕃居然会不知道这个情报吗?
郭昕摇了摇头,觉得这不可能,好歹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帝国之一,不可能闭塞到这种地步,何况吐蕃还是那种对外战争不断的帝国,这种不算什么机密的情报应该是知道的。
那为什么桑吉耶西会选择在涂多河决战,而不是利用于阗的城墙与朅盘陀的要塞跟大食人拖时间?
只是稍微一想,郭昕便想通了其中症结所在,说到底还是政治原因,桑吉耶西可能不太能指挥地动手下军队,复杂的计谋比如郑据那日推演出的计谋,吐蕃军可能做不到。
事到临头还在内斗,怪不得几十年后你们就亡了。
“所有校尉以上将领在大帐集合!”郭昕对着不远处的郑据等人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