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山里高人(2/2)
这时,看到有导演扛着摄像机正摆弄,三位道人不由得笑了。
导演也看到了他们,他狡黠地眨着眼,用陕西话说:
“你娃刨笑,得是这老道拉扯个女徒弟?男人莫女人得成?”
“瞎说!”燕玄虎笑道。
孤杆导演依然故我地说:“男人累,所以才会去敲背;男人愁,所以才会去洗头;男人苦,所以才会经常赌;男人忙,所以经常上错……”
“闭嘴!”燕玄飞喝斥道。
据《录异记》记载,唐宋以来,各朝对太白山各有崇褒,或借物或借人封以“神”号。
首任太白山神——太白金星。
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是对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金星”的神化,《史记》之“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子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
第二任太白山神——三位太白神,乃伯夷、叔齐、周贲。伯夷、伯夷、叔齐是殷周时孤竹国王之两位王子,国王立叔齐为太子,王死后叔齐让伯夷继承王位,伯齐曰:“父命难违”。伯夷为让弟继承王位而自己逃走。叔齐因立幼而不立长也逃走。二人上太白山修道,和后来的周贲元帅饿死首阳山。姜子牙以其至仁至义而封三人为太白山地方神。
第三任太白山神——谷春。汉朝栎阳人,“成帝时为郎,病死而尸不冷,三年更著冠中愤坐县门上,家人发棺视,有衣无尸,留门上三宿,去之长安,止横门上,复去之太白山,立祠于山上。”
第四任太白山神——崔浩。崔浩经通占星、阴阳术、道仙之术,被后人尊称为“神人”。
第五任太白山神——灵应公。唐天宝年间,封太白山为灵应公;宋皇佑五年,封太白山神为济民侯;清乾隆三十九年加封太白山为灵普润福应王,御书“金精灵泽”匾额。
第六任太白山神——三阿福。元朝封三池,即头池大太白池称大阿福,封为普济王,次池二太白池称二阿福,封普惠王,三太白池称三阿福,封为普顺王。
第七任太白山神——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幼刻苦自学,二十五岁时登进士第。韩愈所作《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传的道统,为儒道一代宗师;一生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形成一种独具风格的富于逻辑性与规范性的文体,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颇大,著有《昌黎先生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