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接二连三的送钱(2/2)
你收大哥家的钱,为啥就不收我家的钱呢?
如果让我爸知道,肯定会以为我这个做哥哥的不懂得照顾家里人。
到时候还不打断我的腿?
再说,这钱我又不是白送的,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等您家什么时候宽裕了,再还回来就是了!”
闻言,李母无奈笑了一声,只能接过李寻手上这一千块钱。
“婶子,时候不早了,县里还有些事情,我就先回去了!”又陪李母说了会儿话,李寻就起身告辞。
亲自将李其送出家门,李母有些哭笑不得起来。
钱几天,自家还在为小儿子的彩礼钱发愁,不想今天家里的几个孩子陆续就将钱送了过来。
李母的心情可想而知。
待吃过午饭,李母回屋将自家三个闺女的钱全部拿了出来,说道:“上午的事情你们也都瞧见了,有李其、李寻兄弟俩送来的两千块钱,小龙的彩礼钱就算是彻底解决了。
你这仨的钱,还是全都拿回去吧!”
“那可不行!”李芬是说什么都不肯接,“合着您收了两个侄儿的钱,我们这些闺女的钱就不收了。
这事儿要是传了出去,反正我是没脸见人了。”
“就是啊,妈!”一旁的小姨跟着附和道:“这事儿要说传出去,那别人要怎么说我们仨?
做闺女的,还没有做侄儿的孝顺?”
“你这闺女,咋能这么说?”李母翻了个白眼,解释道:“李其和李寻兄弟俩都是吃公家粮的,有固定收入。
不像你们仨,靠着地里那仨瓜俩枣的,家里也没啥余钱。”
“那好歹也在我们的心意不是!”小姨说道。
“要不这样吧,妈!”想了想,李芬说道:“大姐家的条件不好,她的钱先收回去就行。
至于我和三妹的钱,您就先留着备用,您看行吗?”
“行!”咬了咬牙,李母点头道。
“我觉得不行!”不想大姨却开口反对道,“我家的条件是不好,可我好歹也是家里的老大,不能不有所表示。”
“大姐,我说你就别死鸭子嘴硬,硬撑着了!”三姨说道,“去年因为蛴螬太多的原因,你家地里那五亩花生只怕减产了至少六成吧。
现在刚过开春,地里正是施肥的时候,你家不得买化肥、农药?家里没个钱又咋能行?”
“大不了先赊欠着!”大姨不以为意道,“等到过了秋,再还钱不就行了!”
九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庄户人家都说苦哈哈的。
甚至,好多人连买化肥、农药的钱都没有。
所以化肥、农药、甚至粮食种子的经销商往往会在庄户人家买东西的时候进行赊欠,等到秋后粮食都卖了出去,再去各村挨家挨户的收钱。
前几年,江启枫家里就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