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开业与困境(2/2)
这个时代,一个月三百块钱的工资,对在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已经算是很优渥了。
三十个工人和五名销售人员,江宁用了三天的时间才算招聘完成。
当然,江宁还又招聘了一名会计和两名采购员。
也就是说,如今的肉联厂,除却看门的老大爷之外,一共三十八名员工。
不过江宁并没有急于让这些员工上班,而是先包了一辆公交车,去县医院进行了一次体检,见全部人员身体合格之后,又进行了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在江启枫的主导下进行的,主要就是针对个人卫生、车间和厂区环境、厂子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进行的一次简单的培训,一共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以江启枫如今的家底,也经不起长时间的培训,这可是要发工资的。
“冷藏车一共五台,只有三天能用,剩下的两台,要好好维修一下才能用。
还有厂里的各种设备,全部大修估计差不多要五万块钱,这些钱也要花。”办公室内,江宁一边看着自己的统计报表,一边对江启枫说道。
“那就修!”江启枫咬牙道。
这厂子还没正式开业,就花出去了好几万块钱,这让江启枫有些肉疼。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算完,只见江宁又说道:“另外还有,厂里也要多买一些柴油回来。
不说冷藏车要用,就是万一停电了,发电机也要用,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备用柴油。”
“卖!”江启枫说道。
“扣除这些,咱们家的可用资金就只有二十五万左右了,应该能坚持两三个月的时间。
如果三个月之后厂里不见效益的话,爸,你得去银行贷款去了。”江宁又说出了一个让江启枫有些难受的事情。
这个时候,江启枫心里又隐隐有几分后悔。
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自己好不容易攒了三十多万的家底,经这么一消耗,只怕不到年底,这些钱就要全部用光,心里自然有些大堵。
不过江启枫明白,如今前期该投的钱已经全部投出去了,再后悔也是为时已晚,所以只能期盼厂子能尽快见到效益。
在厂子里的设备进行大修的时候,江启枫开始领着三名采购员在下安镇各村进行宣传。
厂子里只有三名采购员,自然不可能每天跑到各村进行生猪采购。
所以江启枫要做的,就是让那些家里养猪的农户,将自家的猪拉到肉联厂去卖,从而达到效率最大化。
在之前,特别是下安镇的肉联厂倒闭之后,农户家里的生猪都是被肉贩子采购,然后再拉到县里的屠宰场屠宰。
价格上来说,没有肉联厂收购的高,所以如今江启枫这么一宣传,很多人都乐意将自家的生猪贩卖给肉联厂。
省事不说,肉联厂每斤的收购价格还要比县里的屠宰场高出五分钱左右,养猪的农户又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肉联厂的销售渠道还没有彻底铺开,不过江启枫这边,已经开始大规模收购起了生猪。
屠宰、加工、密封,然后放入冷库里冷藏。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肉联厂就杀了一百头生猪。
一头生猪的重量一般在二百斤到三百斤之间,价格维持在三块三到三块五一斤之间。
也就是说,这一百头生猪,就花掉了江启枫近十万块钱。
可是呢?
如今肉联厂的销售渠道还没有完全打开,只是进行一些零零星星的销售。
眼看着进的少出的多,这让江启枫愈发的愁眉不展……